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意的一瞬

(2013-08-23 08:23:35)
标签:

黄庭坚

钟叔河

宜州

快意

分类: 陈香榭

    快意的一瞬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陆游《老学庵笔记》是前些年看过的一本书,看过也就看过,内容大都记不起来了。这几天看钟叔河的新书《念楼小抄》,其中有篇文章的题目是《黄庭坚之死》,是作者读《老学庵笔记》中的一则故事,就白话译介了出来,文末则是念楼“学其短”的惯例,有作者对故事的认知与深思。重新再读,还是觉得风韵犹在的。

    故事是说黄庭坚被除名羁管送至宜州,没地可住就只能住在庙里,而庙里也还正在庆祝皇上生辰,于是只好住进一处破城楼,正是秋老虎的天气,境况可想而知。有天忽然下了雨,范寥趁天凉去看他,只见他坐在矮凉床上,把双脚从栏杆中伸出去让雨淋着,面色赤红,高兴地对范寥喊道:“信中呀,我这一生一世,没有比此时更快活的啦!”没过几天,他就死在宜州了。

    宜州大致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宜山县一带,那时的黄庭坚,因为宋哲宗时曾经参与编校过《神宗实录》,至宋英宗时,绍圣初以《神宗实录》失实而诬告他,他被贬职,再加上后来新党执政,他的日子就实在不好过了,屡次遭贬,多地迁徙,最后因作《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除名押送至西南荒僻的宜州编管,大致也就两年的时间,就死在宜州贬所了,死时刚刚六十一岁。宜州距京城终究太远,据说三年后,朝廷又要把他转到永州,他却没有听到宣布就提前死去了。

    宜州的两年,是黄庭坚人生的最为凄楚的岁月,他的心境是糟透了,刚去的那年冬天,他作了一阕《虞美人·宜州见梅作》词,“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看到梅花开放,要放在平常的日子里,就想着畅怀酣饮,现在就不同了,被贬离京十年,那种青年人的情怀、兴致已经不存在了。江南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今昔不同的感喟,心里是愤懑与不平的。在这种心境的日子里,暑天他把双脚从栏杆中伸出去让雨淋着,高兴地对友人喊着是自己人生最快活的一瞬,此间滋味,几人能解。

    钟叔河解读说,这实在不是中国文人的阿Q精神,实际上,这是有的文人,不是全部,有骨头,有志气,敢于蔑视权威的苛虐,才能苦中作乐,不怕除名羁管的表现。这也让我想起杨廷福的《咄咄诗》,“身逢昏垫才宜敛,人到穷愁语可删;万古星辰原不废,凭栏依旧见东山。”这歇间里的快意的一瞬,有着困窘里的自嘲,凄楚里的自尊,禁锢中的洒脱,也许还有无奈的调侃与坚持,此间滋味,何人能解。

    这实在是人世间的快意的一瞬,“信中呀,我这一生一世,没有比此时更快活的啦!”岁月匆匆,人生已到了中年,蓦然回首,是觉得十分苍白的,即使这样凄楚中的快意的一瞬,亦觉得是十分的遥远,屈指而数,歇间里的快意的一瞬,竟是不曾有过,于是,越发觉得黄庭坚的影子越来越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白话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