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姬姓,开国君主为周成王的弟弟姬虞,字子开。晋国诞生于周成王的一句玩笑话。
周成王时期,周公摄政,初生的西周王朝发生了“三监”叛乱事件。当时,地处山西翼城的唐国也参加了叛乱,周公东征灭掉唐国。约在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033年),周成王与幼弟姬虞拿梧桐树叶作游戏,周成王把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拿的一种玉器)形状,对姬虞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唐国做诸侯吧”。当时在身边的史官立即请周成王选择吉日立姬虞为唐侯。周成王不以为然的说:“我是同弟弟开玩笑呢。”但史官却认真地对周成王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周成王无奈,只好把姬虞封到唐国作了诸侯,都翼(今山西翼城),这就是历史上“剪桐封弟”的故事。古代弟弟称叔,故姬虞又称唐叔虞。
姬虞死后,他的儿子姬燮父继位,因建宫室于晋水旁,故更国号为晋,姬燮父是晋国第一任晋侯。
西周初期,今山西省大部分地区为赤狄的活动范围,小国林立。晋建国后,逐渐兼并了周围的诸小国,势力渐强。
春秋初期,晋国内部出现了公室与贵族长期的权利斗争,国力无所发展。当时,晋国第九君晋穆侯生有姬仇和姬成师二子。晋穆侯死,晋穆侯之弟晋殇叔篡位,四年后,太子姬仇杀掉晋殇叔,夺回君位,是为晋文侯。
公元前745年,晋文侯之子晋昭侯继位,封其叔父姬成师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县),姬成师号曲沃恒叔。以后,曲沃恒叔的势力比晋昭侯还强。于是,晋昭侯在翼城,晋恒叔在曲沃各自为政,且经常发生战争。到晋昭公第四代孙姬缗时,公元前679年,姬缗被曲沃武公(曲沃恒叔之孙)所杀。曲沃武公将晋侯公室的宝器,尽数贿赂了周厘王,周厘王任命他为晋君,被列为诸侯。曲沃武公由此继晋,更号为晋武公。
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经晋武公、晋献公二代人的大力经营扩张,晋国先后灭掉了耿、霍、魏、虢、虞、焦、杨、韩、阳、肥、陆、浑、鼓等十二个小国,并战胜了骊戎(今陕西临潼)、赤狄(今山西长治及山西、河北、河南交界地区),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晋国强盛时疆土有今山西大部、陕西东南部、河南北部及河北西南部。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后即开创霸业。公元前632年,晋国大败楚国于城濮,周襄王承认其为春秋霸主。
早在晋献公时,鉴于父亲晋武公夺取君位的教训,他不相信并且大量杀戮和放逐亲族,而任用异姓大臣辅佐王政,最终导致异姓大臣势力日益坐大,甚至超过公室。到春秋晚期的晋昭公时,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六卿(知氏、中行氏、范氏、韩氏、赵氏、魏氏)专权局面。到战国晋幽公时,公室更加微弱,反而要经常朝贡于韩、赵、魏三家大夫。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了韩(都临汾)、赵(都邯郸)、魏(都运城)三家为诸侯。于是,三家将晋国土地一分为三,仅将绛(今山西新绛、翼城)和曲沃二地留给了晋公室。公元前369年,三国又废黔晋桓公,韩、赵将晋桓公及公室迁屯留(今山西屯留)。公元前358年,韩取屯留,迁晋桓公于端氏(今山西沁水端氏镇)。公元前349年,赵取端氏,又迁晋桓公于屯留,当年,韩昭侯便派亲信韩琪杀死了晋桓公,灭了晋公室。晋国亡。
晋国自公元前姬虞开国至公元前369年被韩、赵所废,共传三十八王,历六百六十四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