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alaChai

标签:
masalachai红茶奶茶鸳鸯奶茶丝袜奶茶 |
分类: 淡彩.异域 |

(原文发布于2011-02-11 新浪博客,整理存档)
你们的龙井,什么的grade? 我小心地问。
我们卖的都是premium grade。洋妞自豪地答。
Dragon well,我最多喝到明前二级。我弱弱地回。
洋妞听得一头雾水。
美国人喝茶广泛,但不精深。除了我们熟悉的红茶(Black tea)、绿茶(Green tea)、白茶(White tea)、黑茶(Pu-erh)和青茶(Oolong),还有很多花草茶(Herbal tea)。我喝茶以绿茶为主,也会买一些Mighty Leaf或Tea Forte的collection,搭配点心,但一直没有什么特别上心的。
近年来,市场上也比较流行健康茶,主要是Maté和Rooibos。确切地说,这不是茶,而是两种灌木的叶子。
Maté,阿根廷的马黛茶,据说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过口感差了些,阿根廷人吃完烤肉用来解腻提神的,有点像苦丁茶。
Rooibos,南非的如意宝茶,不含咖啡因,很少单宁酸,却比绿茶含有更多的茶多酚。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红茶,在西方人被叫做black tea。如果你点一杯red tea,多半会给您端上一杯Rooibos。我是对咖啡因特别敏感的人,晚餐时喝杯咖啡,可以撑到凌晨四五点钟。夜间若是想喝些什么,Rooibos倒是不错的选择。
欧美人喜欢喝再加工的混合茶,讲究茶叶与茶叶间,茶叶与草本或香料间的搭配,和中国北方的饮茶习惯相似。中式的花茶,虽大多产自南方,但江南人还是习惯喝单一的茶,并以自然天成的清茶为上品。我几乎不喝中式的花茶,对Earl
Grey、English Breakfast之类的外国茶也没多大感觉。能够长期消受的混合茶,算来算去,只有印度的Chai
tea。
茶+奶+糖,在印度叫Chai(茶),英国人在印度学会的喝茶。如果加入Masala香料(丁香、小豆蔻、肉桂、姜等),就是Masala
Chai。
茶,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CTC
Assam。Assam不像大吉岭那么香,但非常的醇厚,最适合奶茶。CTC(Crush-Tear-Curl)是一种专为奶茶设计的茶品,很平价。通过碾、撕、卷的工艺,将茶叶做成圆粒状,这样冲泡时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令奶茶释放出浓郁的风味
- 看一下茶色,闻一下味道,绝不是立顿红茶冲泡得出的。一马克杯的茶,通常搭配2tsp的CTC
Assam茶粒,或根据产品说明书操作。
香料,买现成的masala混合香料比较经济,同样也可以用于烹饪。自己搭配的话,一马克杯的茶可以搭配2片生姜、2
粒小肉豆蔻(cardamom)、2粒丁香、2粒黑胡椒、1片肉桂和少许小茴香(Fennel),一起在舂钵内杵碎了备用。没有固定式样,每个人都可以煮出不同的风格。
奶,香港的茶餐厅喜欢用淡奶冲奶茶,特别是黑白淡奶(Black &
White),产自荷兰。我们熟悉的雀巢三花淡奶,比较合适做甜品,而非饮品。美国这里,我习惯用half and
half。根据奶品的浓度,搭配适量的水,奶味可浓可淡,看自己喜欢,但水质一定要软。
糖,可以用糖浆或粗糖。法国的Monin,是调酒、咖啡和饮料的专业糖浆品牌,对Chai
tea也有特别的设计。这样的奶茶,成本会比较高一些,也不是在街头能够随便享受的到的。稍好的café,则会为客人的饮品提供粗糖(Demerara等Golden
Sugar Crystals)。曾有一位千金小姐去茶餐厅用餐,向服务生抱怨:嗨,你们的桌上怎么只有细糖,没有粗糖?
同伴戏虐道:大小姐你以为这是在半岛酒店饮茶?
其实在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学会用不同的技术,将红糖制作成不同的形态:砂质的、粉质的、片状的等,用于不同的饮食与烹饪。粗糖既保留了传统红糖的营养和风味,并且较大的晶体颗粒更有利于香味的释放与持久,比较适合茶与咖啡等饮品。
Chai的制作,印度南方(另外包括大马、星州、印度尼西亚),常讲究“拉”,将奶茶从一个器皿高空倒入另外一个器皿,在空中拉出一条弧线,反复的冲撞,以便茶乳交融;印度北方(另外包括南亚、西藏),则是将牛奶和水煮沸,加入Masala香料与茶叶,小火烹上两分钟,细细过滤后加糖。
滤布、滤网,是外国人喝茶必备的器物。以前经常向老外同学解释,咱中国人喝茶,不用过滤,是如何不将茶叶喝到嘴里的。想来想去,我们好像也只有奶茶是需要过滤的,通常会用tea
sock (棉布袋套在钢圈上)。时间长了,滤布被染成奶茶色,令人产生“丝袜”的曼妙幻想,所谓港式丝袜奶茶。
奶茶的杯子,最好是厚壁的,但更重要的是,先用热水暖一下茶壶和茶杯。
除了一般的Chai tea,我也喜欢配些Chai tea latte(奶茶拿铁/鸳鸯奶茶)。尤其是冬日的早晨,在Masala
Chai的馥郁芬芳和甜美浓香中,开始温暖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