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摩卡壶做一杯古巴咖啡

标签:
bialettiespresso咖啡古巴咖啡摩卡壶 |
分类: 淡彩.异域 |

(原文发布于2020-12-22 新浪博客,整理存档)
我曾谈过对于咖啡机的看法:单身汉或小家庭,直接用胶囊机,方便。喜欢花式咖啡,再配个打泡的家伙嘛!
历经疫情,我突然明白,原先的“生活经验”是迫于生计。庸常忙碌的日子真是限制人类的想像力。如果,世界突然变成:总在家呆着,不能天天上街晃悠,那么一台胶囊机是远远不够的!
宅人有宅法。我又翻出了我的老式摩卡壶,给自己折腾espresso,有时候也翻点花样,无非拿铁,卡布,摩卡之类。我对咖啡的奶稍许有些要求,但常年是个无糖主义者。如果,世界突然变成:总在家呆着,不能天天上街晃悠,那么一个常年的无糖咖啡主义者,也会给自己煮上一杯古巴咖啡。
生活总是存在无限可能性。
先说说摩卡壶,话题离不开意大利的Bialetti。二十几年前,我的第一把摩卡壶就是Bialetti,铝制的传统样式。普通的咖啡粉,我偏爱中等烘焙,研磨度偏细 -用摩卡壶,不必像日本人手冲咖啡那般讲究粉水比。
意大利人对于咖啡,如同中国人爱茶,是日常的,懒懒散散的,撇开仪式感,深入骨髓的习惯。早起将摩卡壶炖上炉子,如我们随意抓把茶叶投入暖杯,至于茶叶的分量,冲水的温度,完全视心情,并没那么拘泥或者讲究。但凡一件事儿,不能入“道”,无论“茶道”,还是“咖啡道”,水分四季,杯分阶层,便成了玄学。咱不讲那一套,太拘束。
摩卡壶,说白了就是咱们云南的汽锅鸡原理。下层壶的水,被加热后产生蒸汽,压力渗透过咖啡粉,冲入上置的壶中。非常简易的烹制。需要注意的是,马大哈记得预置时间,约莫5分钟(视火力),记得关火。要不然,经常性会报废一把壶。
好在,摩卡壶价格不贵。我这把木柄的,也是铝壶。传统铝壶不似不锈钢壶耐造,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用洗碗机清洗,每每都要手洗。但我还是喜欢铝壶的古早味道,以及其轻巧玲珑的劲儿。
英国人为了奶茶先倒奶还是先倒茶的问题吵了一百年。乔治•奥威尔因此写了篇文章 - 《一杯好茶》(A Nice Cup ofTea):茶是这个国家文明的中流砥柱,却在制作方法上引起了可怕的分裂。
古巴盛产蔗糖,也盛产咖啡。古巴咖啡做起来通常有两种方式,倒也涉及到糖与咖啡的不同次序。
一是将糖(最好是粗制蔗糖)和咖啡粉一起加入摩卡壶,按常规方法煮咖啡。
二是自己手打“糖奶泡”:选择一个搅拌容器,加入适量的糖(最好是粗制糖)。当摩卡壶刚开始喷出咖啡液时,离火,将最初的咖啡汁倒入糖中,控制咖啡液的体积约为糖的1/2,然后将摩卡壶回炉继续煮咖啡。同时手打(或机打)咖啡糖液,如同打奶泡一般,直至咖啡糖液呈现发泡状态,浓稠如被稀释的芝麻酱或花生酱。再冲入煮好的沸腾咖啡。糖液会像奶泡一样,在咖啡中慢慢上升,搅匀,倒入杯中。
这种拉美调子浓浓的古巴咖啡,香味饱满而浓郁,如熏热的海风,想象一下自己在迈阿密,或哈瓦那.... 哪怕只是短暂,温暖一下北方冷冽雪日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