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面筋素浇面

标签:
香菇面筋素交面松月楼素食素面 |
分类: 水墨.江南 |

(原文发布于2009-03-02新浪博客,整理存档)
上海话里,“米”和“面”是同一个发音“me”。我从小不大喜欢吃面食,有米饭我一定会选米饭,没有米饭,才会去吃面。面条容易将就,一个可口的浇头就行,再叫块素鸡或一小碟咸菜,那就算很丰盛的了。不象米饭,非要三盘四盏,荤素搭配,干湿相宜地细心伺候。所有面食中,偏爱素浇面,只是口感的喜好,绝非信仰的皈依。
江南人吃面,虽是简单饭食,简单搭配,却也讲究得很。硬面,烂面,宽汤,紧汤,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重面轻浇(面多浇头少),重浇轻面(面少浇头多),过桥(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
即便一碗素浇面,花样经也够多:香菇、面筋、冬笋、木耳、金针、豆腐干、烤麸、菜心、白果......除了普通面馆,还有特别的素面馆。
多年前去静安寺吃一碗素浇面,还是非常享受的事情,香菇面筋加个双菇浇头,也才几块钱。面和汤头都好,只是面筋不如松月楼。
城隍庙的松月楼,门口卖海棠糕和素菜包。我不喜海棠糕,主要是里面有冬瓜糖,素菜包子却是极喜欢的,香菇、青菜,还放了素面筋。后来里面的素面筋没有了,就不大爱吃了。松月楼的香菇面筋面,这些年价钱涨了一倍,面筋也少掉一半。唯一不变的是端盘子的阿姨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狂野作风,招呼客人犹如招呼熟邻老友,“侬格面筋面来哉!”咣当一记把面碗撂在你面前,龙卷风似地穿过大堂,扬长而去。这些年习惯了新式饭店里外来小妹一口一个“先生”“小姐”的客气殷勤,以及洋饭店里拉门扶椅的Ma'am待遇,偶尔享受一下老字号阿姨们颇具个性的粗放服务,也是蛮亲切的,恍如隔世一般。
家里吃素浇面,也就是要烧只“素什锦”,简称“炒素”。炒素,是江南的家常菜。
面筋,要选无锡的清水油面筋。几片香菇泡发切片或开十字。其它的材料,比如冬笋、菜心、口蘑、白果、木耳、金针菜、烤麸、豆腐干等,就看自己喜欢了。
面筋表面用小刀戳几个洞,在开水里烫瘪了,沥去多余的油。起个油锅,先将其它食材翻炒一下,加入少许清汤、生抽、料酒和糖,沸滚后加入面筋,收稠捞起。可以做点薄薄的芡,淋几滴麻油。
素什锦可以现炒,也可以事先准备,吃的时候,再热一热。待到面煮好了,一道盛入海碗,享用。

前一篇:生如葱花
后一篇:给荞麦面和乌冬面调个料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