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荞麦面和乌冬面调个料汁
标签:
荞麦面乌冬面sobaudon浇汤 |
分类: 写意.他乡 |
(原文发布于2010-07-05和2012-05-28新浪博客,整理存档)
江南人吃苏式面,对于浇头的要求比面食高,即便是阳春面,至少也得讲究个汤底。而北方的面条,似乎更关注于面条本身。我喜欢西北(包括山西)的各种手工面,也很喜欢荞麦面和乌冬面——
功夫主要在面条本身,配菜相比面条,对于我似乎没那么重要。
小麦可分为春麦和冬麦,硬麦和软麦,红麦和白麦。麦子品种不同,面粉的筋性和口感也不同。以King arthur品牌为例:
通用面粉(all-purpose flour)是混合面粉,主要成份为硬麦。
面包粉(bread wheat)也是混合面粉,主要成份为春硬麦。
全白麦面粉(white whole wheat flour)100%硬白麦。
全麦面粉(whole wheat)100%硬红麦。
日本的香川县有大片的赞岐梦2000小麦,专为制作乌冬面而种植,比起其它地区的乌冬面更为劲道 (有腰)。
乌冬面的做法很多,有冷面,有热面,有炒面,有汤面.....
煮面,可以直接煮好,也可以过汤。过汤面比较清澈:水多一些,将面煮至将熟,捞出用冰水揉洗,去除表面淀粉。然后将面放在漏勺中,再次在沸水中加热,捞出后盛入碗中。
浇汤加热后淋入碗中。可以加萝卜泥、七味粉(shichimi)、芝麻、姜末等调味;配料则随意:天妇罗、鸡蛋、鱼糕、油豆腐、香菇、菠菜.....

关西的乌冬面,关东的荞麦面。
Soba的词义,是near。日本人搬家,给邻居吃hikkoshi
soba,表示距离的near。日本人除夕,吃toshi-koshi soba,表示新年的near。
日本多山,山区较难种植水稻,但高寒的气候条件却十分适合荞麦的生长。日本自古食用荞麦,却不会磨粉,直到制粉技术从中国传入日本后,大概是在镰仓时代才有了荞麦面,当时是招待贵客的食物。
荞麦不像小麦那么好塑造。如果七分荞麦三分面(七割),荞麦味道浓郁,但揉面容易散,很难做成。最多做到五割。店里卖的那些QQ的荞麦面,估计只有一割、两割,里面是没多少荞麦的。荞麦面和乌冬面一样,也分冷面和热面,有汤和没汤,五花八门。

对于食物的喜好,是非常个人化的一件事儿。
我对苏式面的要求是:宽汤,免青,重浇轻面,过桥,不硬不烂 。
笼屉的冷荞麦面,蘸着吃;有腰的粗乌冬面,热汤吃—— 看着要求似乎不是很高吧。时常在家可以自己调个料汁,懒得出门时,可以解解馋。
乌冬面,关西的出汁制汤:昆布汤底+淡口酱油 ;关东则是:鰹鱼汤底+浓口酱油。
我常用的浇汤かけ汁: 8 1/3 杯鲣鱼汤(dashi) + 2 tsp 盐 + 3 tbsp浓口酱油 + 3 tbsp
淡口酱油 + 2 tbsp 砂糖 + 2 tbsp味淋酒。 全部混合后,稍微加热一下。
这浇汤既可以用于乌冬面udon,也可用于荞麦面soba。
中高火,将除了木鱼片之外的全部材料混合。加入木鱼片后离火,静置10秒后过滤。冷却后冷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