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干炸响铃

(2022-07-05 21:36:14)
标签:

响铃

响铃儿

干炸响铃

豆腐皮

干炸豆腐皮

分类: 工笔.上海
干炸响铃
(原文发布于2010-07-28 新浪博客,整理存档)

“干炸响铃”这道菜,在杭州应该是这么个叫法:“响-铃儿!”第一个字,要吐得清脆响亮;第二个字,要说得悦耳动人;第三个字,要跟得清婉流转。
杭州曾是古都,自宋朝起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入,虽属吴地,方言却深受官话的影响。
吴语管“女儿”叫“囡儿(ng)”,杭州则随北方叫“女儿”。
吴语管“孩子”叫“小宁”,杭州则叫“小伢儿”。
小伢儿,搞搞儿,搞得不好闹架儿。
除了用词的别样,杭州方言特多南方话中少有的“儿化音”,但又与北方的“儿化音”不同。北方的“儿”是尾缀,轻声带过;杭州的“儿”却是变调,吐字归音较重。
相骂叫“闹架儿”,白相叫“耍子儿”,乌鸦叫“乌老鸦儿”,麻雀叫“麻巧儿”,连损人都是:“西湖是没有盖儿的,要死自己去死。”
你说吤格套? 清脆利落的杭州话,就像楼外楼的干炸响铃儿,瓜拉松脆的。
干炸响铃

响铃儿,什格套,就是干炸腐皮儿。用的是杭州的泗乡腐皮,薄如蝉翼,油润光亮,软而柔韧,折而不断。豆腐皮,各地叫法可能不太一致。江南所说的腐皮或豆腐衣,北方叫油皮,是做豆腐时从豆浆上揭起的薄膜。而北方所说的豆腐皮,我们则叫百叶或千张,是用豆腐压薄而成的。
肉糜只消一点点,与蛋清拌匀,加入料酒,少许姜末、盐与味精调味,再加一些淀粉,油炸时可避免炸锅。豆腐皮改刀方形,码一长条猪肉糜在上,卷起成筒型,收口时可涂抹一些蛋黄或清水。用锯齿刀切段,舍弃两头。起油锅,四五成热,翻动豆腐卷,炸至金黄。捞出沥油后淋少许麻油增香,佐以自己喜欢的蘸料:番茄酱、泰式甜辣酱、越南春卷酱之类,吃起来香脆鲜美。
杭州名菜“响铃儿”,就是吤格套做法的!
干炸响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素火腿
后一篇:油面筋塞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