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入馔

标签:
咸鱼鲞鱼白鲞鳗鲞 |
分类: 五味杂陈 |

(原文发布于2011-04-29 新浪博客,整理存档)
且说咸鱼入馔。浙江人原本是喜好咸鱼的,家里总备着几根咸鲞。咸鲞,就是咸鱼。
鲞鱼,由鳓鱼腌制而成的。鳓鱼,上海人讲曹白鱼,春季上市,鲜食味似鲥鱼,肉白多刺,极为鲜美。鳓鱼腌制风干后则为鲞鱼,据说是吴王阖闾出征东海,尝到鲜美的鳓鱼,曝干载归,称为“鲞”。苏州采芝斋,春夏季节特供的虾籽鲞鱼,以前家里常买来,热天配白粥吃,又有鲞鱼炖肉饼,咸鲜的,挟一筷子,能裹许多白饭。
白鲞,就是黄鱼鲞。 时逢春季渔汛,大量的黄鱼上市,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亦无冷库保鲜,只能腌成白鲞。小辰光,东海的大黄鱼,我们是吃了勿要吃,拆了骨头烧咸菜汤。黄鱼鲞烤红烧肉,更是勿啥稀奇。如今资源稀缺,大黄鱼和好一点的白鲞都是老价钿了。
鳗鲞,用的是海鳗。鱼鲜是最讲究季节的,鳓鱼产于清明,而海鳗的滋味则在冬日。冬日的海鳗肥美,,盐腌风干后,是春节餐桌的冷盘。清蒸的新风鳗鲞端上,备小碟醋,蘸食。
咸鱼除了鲞鱼,还有海蜒。海蜒是鳀鱼幼鱼,上海人家吃饭,哪怕只有一个菜,也是要配上一碗汤的。赶时间的话,肯定是榨菜蛋汤或者紫菜海蜒汤。水烧开,丢些紫菜和海蜒干进去,淘一淘,加点麻油,吃到后来,总有些结结头沉在碗底,那是海里的泥沙。老早没有空调,夏天要吃得咸一些,发汗。
除了江南这些名鲞,我也非常喜欢广东咸鱼。早年与广东咸鱼的结缘,是从咸鱼鸡粒炒饭开始的。广式咸鱼的制作分为“梅香”和“实肉”两类,区别在于梅香咸鱼在腌制前需要发酵,通过霉菌乳酸作用使鱼肉松化,散发特殊的香气 – 古人云: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鲍鱼即咸鱼。其实上等的咸鱼一点也不臭,相反,香味悠长。广东咸鱼种类非常丰富,大红鱼、马鲛鱼、鳓鱼、马友鱼.....即便在美国的中国超市中,各色货品也算齐全。买来可清蒸或油煎,也可配菜,烧茄子,炒豆芽,炒芥兰,蒸肉,炒饭都很美味。
中国以外,东南亚人也好咸鱼。咸鱼酵发的鱼露,在各式菜肴中提味,喜欢的人觉得过瘾,不习惯的人,则闻着一股子臭鱼烂虾味儿,掩鼻而逃。泰国人更为极致,将咸鱼松和椰糖拌匀,竟可与水果同食。
相比重盐的咸鱼,日本“一夜干”,算是咸鱼的另类。“一夜干”是北海道漁家将肥腴的海鱼用盐水浸泡后,在冷风中风干一夜,咸香不失鲜嫩,完全不同于那些干巴巴的咸鱼。常见有竹夾魚、鲭鱼,用炭火烤着吃,其美味不得不提。

亚洲以外的咸鱼也很多。上回朋友从葡萄牙带回Bacalhau,大呼太咸。我说要泡水退盐。欧美市场上大部份腌鳕鱼是产自挪威的klipfish。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尤其喜欢吃腌鳕鱼,口味极重。这样High sodium的咸鱼,作为菜肴不宜常吃,但作为调料入馔,仍不失其独特的魅力。西洋将咸鱼发挥到极致的,还是意大利人。而我平日买的最多的,也是意大利产的鳀鱼。
鳀鱼,也叫凤尾鱼,并不是一种鱼,而是近海小杂鱼的统称。在东南亚菜、法国、意大利、北非,乃至南欧的菜式中,经常可以看到鳀鱼的踪影,著名的Westchestershire sauce(喼汁)和Salade Niçoise(尼斯色拉)也少不了鳀鱼。市场上基本可以买到这几种鳀鱼:
1.整条的咸鱼。买回后用水浸泡退盐,换几次水,冲洗干净,擦干后切条,放在盘中,用橄榄油浸过面,密封冷藏,两周内食用。
2.玻璃罐装的,质量比较有保证。
3.听装的鱼柳(anchovy fillets),开封后应转入玻璃容器中,橄榄油浸过面,密封冷藏,两周内食用。
4.牙膏管装的鱼泥(anchovy paste),质量不佳,最好不要购买。
碾碎的鳀鱼可以做成意大利面的酱汁,做披萨的topping,再有用来蘸蔬菜的Bagna caoda或Salsa verde以搭配肉类或鱼,都非常棒。
香蒜鳀鱼热蘸酱 Bagna Càuda
材料:
3/4杯初榨橄榄油
3tbsp黄油
2tsp蒜蓉
8-10条鳀鱼鱼柳,碾碎
盐
做法:
1.锅中盛水,中火加热微沸,上部放入一小锅,隔热水。
2.将橄榄油,黄油放入小锅,加热。
3.拌入蒜蓉,搅匀。
4.拌入鳀鱼,搅匀。需要的话,加盐调味。
5.蘸食蔬菜,包括西芹、胡萝卜、白萝卜、芦笋、节瓜(zucchini)、铃椒、菠菜、Broccoli、刺棘蓟(cardoons)、朝鲜蓟(artichokes)等。食用的时候,最好用温热的容器(比如奶酪火锅等)保温酱汁。
6.可密封冷藏,一周内食用。食用时,稍加热。
意大利绿酱 Salsa Verde
材料:
2/3杯欧芹
1 1/2tbsp酸豆
6条鳀鱼鱼柳
1/2tsp蒜蓉
1/2tsp芥末酱
做法:
1.将所有材料用食品粉碎机打碎。
2.可搭配肉类,比如bollito misto。如果搭配清蒸鱼,可在酱汁里加1tbsp柠檬汁。
3.可密封冷藏,一周内食用。食用时,先回到室温。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