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但这并不代表京戏是如何有作为国粹的魅力,因为除了“京戏”之外,她们对其他戏种也喜欢,大概由于中国的各类戏曲大多讲述的是“公子落难,小姐赠金”的故事,而结尾又多是大团圆的缘故,种种迹象,无不契合着她们对人世间感情生活的美好愿望。我有时想,如果没有男人,这世间会宁静很多很多罢。
当时,我不是经常,但也并非偶尔,会跟着外婆去看这类戏曲片。印象中有名的京戏是《铁弓缘》、《野猪林》之类,我丝毫不喜欢这类咿咿呀呀的曲调,像老牛拉破车似的,一句话拖半天的腔,用我们南昌话来说,简直会急出痨病。时至今天,我敢于断言,这类东西属于农业社会。只有漫长而静止的农业社会才有兴趣和这种慢吞吞的唱腔眉来眼去。冬日闲暇而无事的时候,农民们请这样的戏班子,搭台唱几天,为的是热闹,至于艺术与否,我想他们是毫不关心的。有钱有暇的贵族老爷们美其名曰艺术,很遗憾,我很难心有戚戚焉。这些老爷们在一个老太婆的率领下,就在颐和园中把大好河山给唱没了,玩物丧志,可以说莫此为甚。在今天这样忙碌的商业社会,我敢说,京剧很快会进入博物馆而无人问津。我说这番话可能会引发众怒。但是,随那些大小遗老们怎么骂我,终究也改变不了这个客观不过的事实。
遥想那时,外婆也并不更热爱京戏,就曲调来说,我看她更喜欢越剧和黄梅戏,《红楼梦》、《碧玉簪》、《天仙配》更脍炙她口。我个人认为,这些戏种至少节奏要紧凑一些,曲调要明快一些。不过据说它们是小戏,上不了台面的,然而,我还是窃以为它们的生命会更长久一些。
最近教育部想在中小学生中普及京剧,把它当国粹作为必修,而且规定的曲目还大多是样板戏,简直让人毛骨悚然。如果起慈禧太后于地下,她也会慨叹一声,后生可畏,这些官员的霸道实在令她望尘莫及。
我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弱弱地效仿鲁迅先生呼喊一句: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