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个孩子  五个妈妈

(2009-08-31 21:55:40)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育

五个健康的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ABCDE,当其身心发育到已经不满足于在室内活动时,被各自的妈妈带到室外,练习自己行走。由于种种原因,步履蹒跚的孩子在不用妈妈扶持、自己行走时一不小心摔倒了。因为初次到室外,环境是完全陌生的,孩子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于是趴在地上的他,第一反应是回头看妈妈的反应,以期从作为第一任教师的妈妈那里学到生存的经验。此时,在一旁的妈妈怎么办呢?不同的妈妈有不同的反应,最常见的有五种,以下面ABCDE五位妈妈作为代表。

妈妈A不动声色地告诉孩子:“起来!”

妈妈B赶忙把孩子抱了起来。

妈妈C抱起孩子后,急着边抚摸孩子边安慰说:“宝宝不疼!”

妈妈D抱着孩子,哄他:“宝宝不哭!”

妈妈E抱着孩子一番哄弄后,生气地跺脚,说:“都是地不好,妈妈打(跺)它!”

不同的反应方式其实代表了妈妈们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妈妈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个性传递给了尚且是一张白纸的孩子。于是,五个孩子长大后的个性可能是不同的,特别是在他们遇到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心理行为反应模式。

A孩子知道“在哪里摔倒后应该自己在哪里爬起来”,也许他后来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B孩子明白“摔倒后要由妈妈抱起来”,也许他在后来的生活工作中总依赖他人。

C孩子懂得“摔倒后应该疼”,他日后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很敏感。

D孩子学会“摔倒后要哭才对”,将来他遇到挫折可能会有很强的情绪反应。

E孩子发现“摔倒是因为地不好,要打它”,以后他不顺心时往往会怨天尤人。

这是心理治疗师经常和前来做亲子咨询的父母们交流的一个例子。当然,五个孩子与五个妈妈都是假设的,孩子的个性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就这一个简单的问题而言,理智的父母都会赞许妈妈A的做法。和心理治疗师分享这个例子的父母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即:“妈妈A固然做得对,但换了自己,怎么忍心那样做呢?也许自己真该反省反省了。”心理治疗师通常会充分肯定这种感受和要反省的意愿,同时安慰他们说:“只要我们的做法不是妈妈B加妈妈C加妈妈D加妈妈E就好!”于是在分享欢笑中,父母们明白了如何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