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2009-05-12 21:07:2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 |
一个人的求学,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技能,最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而学习”的问题。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由这一目标引导、激发、维持求学者学习的动力。目标不明确,则难免南辕北辙,徒劳无功;目标不正确,则难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自古至今教育家对学子树立学习目标都极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俯拾皆是。儒家强调这一工作为“立志”,佛教则称为“发愿”。“志”与“愿”即目标。孔子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可见其树立目标的过程历时15年之久。心理学中这一过程实际上与人的动机关系密切。那么,学习悟践疗法的目标是什么呢?
(一)快乐
快乐是激发个体(无论人还是动物)行动的最朴素的动力,谁也不会去追求一个痛苦的目标。因此,明确快乐目标也就明确了学习的最基本也是最终极目标。快乐必然带来主观上积极的情绪体验,这使学习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当一个人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时,可能会将学习与某些负性情绪联系起来才会回避它,同时也就难以学到解决这些负性情绪的方法。心理治疗师经常面临的职业枯竭状态,有可能是学习目标在某些时期发生了偏差的结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孔子这句话说明:快乐(悦,说)可以始终伴随着学习,成为毕生学习的目标。悟践疗法追求整体健康,心理情绪上的快乐必然包含其中,这也是在学习伊始确立的。
(二)助人
仅仅追求快乐而不知道何谓快乐,这仍然是目标不明确的表现。因此需要给快乐下一个确切的操作性定义,引入“助人”概念时,可以将快乐定义为“助人为乐”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心理治疗是关于人的工作,因此对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而言,对人感兴趣是基本的要求,帮助人是基本的目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对人的兴趣(乐)是不言而明的,这种兴趣也许从学习已开始就确定了他后来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和助人者。悟践疗法帮助人获得整体健康和全面的成长,通过学习使这一目标能够更有效地实现。
(三)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