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闲光

分类: 我自倾杯·随笔 |

“半晌闲光”是邻街的一间咖啡屋。
棕褐色的门窗,古铜色的挂饰,有久远的汪洋里似曾相识的感觉。
屋内人为造境意象的痕迹虽然明显,好在有低缓的音乐和扑鼻的香气,嗅觉和听觉上的盛宴,大约有让人选个靠窗的,不明显的位置坐下来的愿望。
其实,在这里本就是借着某种疏离感,安顿另一副身心,一杯咖啡在被慢慢搅动时,心思的悬浮或沉潜,都是一种自我觉知。街上车水马龙,这样的处所便稍显得遗世而独立,谁都会在一刻跳出当局,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她们精致的妆容,看他们不作声响地埋头于一份杂志,看阳光斜斜地洒在门楣处的“半晌闲光”上。
感受时光一寸一寸游移的过程,像胸中有一幅水墨慢慢洇透。
写一首诗,落一枚印章,剔除骨子里多余的章节,安享当下的庸常和静好,虽然短暂,但也足以支撑日后一段时间里的,繁沓的时光吧。
二、
她从微信里晒出近二十年前的一些旧作。
是一手我熟悉的毛笔字,她就是用这手字体与我通了两年多的信。在信里除了感叹一些青春年少的茫然外,我们大多是交流一些文字,比如,她会在信件的末尾附一首她近期的小诗,我会在回信的时候认真写下自己的评,当然,也会在信件的末尾写几行句子,算是对她的回应。但当我们见面时,却从不去提及那些散落在信件里的所谓的诗。
她的信件我至今还留有几封,有时候翻出来,仍然会对着某一页她信手涂抹的花花草草呆看,如今这些内容更具吸引力,我能够想像她对着信纸勾勒的样子,想像她乌黑的头发,还有她自己都未曾留意的笑容。
我也常想,我给她的那些信件,她会不会像我一样留好,会不会也在一个时候翻出来,细细地看。那些敏感而细腻的心事,总是借着纸张欲说还休,如今,这些过往,掩了旗息了鼓,晾在一个叫信件的地方,连回望的目光,都快被风吹干净了。
三、
邻居有一棵枣树,枝繁叶茂,到了炎热的夏季时,足以蔽日。
偶尔见喜鹊在其上与草窠间来回翻飞,我趴在窗台上仔细看时,方才发现它嘴里叨一根细枝,扑棱棱飞到枝干间稍作停留后,扑棱棱飞到别处又衔来一根枝,心里当下明白,它在这棵枣树上筑巢呢!
这情景于我太新鲜了!
我看得真切,这鹊巢的每一枝都交错咬合着叠放,巢的下部略窄,到了中部就宽阔起来,快封顶时,又渐趋收紧,形状似枚大的鹅蛋,巢的底端平铺着一些柔软的草,最有趣的是旁开的门,朝暮时分,它们一前一后从这里进进出出,有时候它们会双双立于枝头,喳喳喳地叫,细长的尾部伴着叫声的节奏,忽上忽下,间或在枝间跳跃。邻里因为它们的到来,突然多了许多话题,想来,它们的叫声不仅敲开了人们紧闭的心扉,还让人们生出一种久违的亲切感,笑容有一瞬开成花的样子,香气悄然弥漫。
喜鹊登枝,让我们附近的几家人高兴了许久。
当然,那个能看到它的窗,成了我们每天驻足仰望的地方,并且,一看就是半晌。
前一篇:晚来天欲雪
后一篇:3203线之动人的传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