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文谈会”的名单中能读出什么?
(2014-10-17 15:52:32)
标签:
娱乐时评杂谈 |
从参加“文谈会”的名单中能读出什么?
从网上看到参加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一份名单。名单共列有72位文艺界人士,涵盖了当今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影视等各个文艺行当。既有年逾古稀德高望重的权威名家,又有勤奋努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坛新秀,当称阵容强大,济济一堂。
很显然,这份名单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不仅具有很高的代表性,而且具有极强的文艺导向意义。窃以为,“名单”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充分显示权威性,代表了一个时代主流文艺创作的高峰。如莫言、王蒙、冯其庸、阎肃、赵季平、李谷一、陈爱莲、靳尚宜、冯小刚、李雪健等,这些人都是名符其实的文艺“大家”。他们以毕生精力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其作品在各自的文艺专业领域都堪称“标杆”。无论是作品质量、数量,还是在读者、观众中的巨大影响,他们都显得如高山一般巍然耸立,较少有人能够企及。
二是很注重艺术家的“德行”。参加这次座谈会的艺术家们不仅艺术创作上成绩斐然,而且人格高尚,艺德上乘,讲究职业操守,重视社会责任,德艺双馨,大都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尤其是在眼下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中,他们能够洁身自好,保持清醒头脑,出污泥而不染,成为传承中华文化、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比如演员陈道明,艺术成就高,却为人淡泊,心地善良,爱岗敬业,节俭持家,不骄不躁,从不利用声名搞药品代言,赚取昧心钱,也无有关他的绯闻传出。美术大家范增,书、画、诗、文俱精,更有一颗慈善之心,每次国家的重大灾难,他总是慷慨解囊,给灾区大笔捐赠,充分表现了一位艺术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相反,在国人中曝得大名的赵本山,这次却未能参会,颇令人寻味。论艺术成就、社会影响,老赵堪称首屈一指,但“处世”与“做人”却让人不能恭维。其一是缺乏社会责任感,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以嘲笑穷人和弱势群体博得观众一笑,至少情趣不大高尚;他很会利用市场赚钱,也赚了很多钱,但在扶危济困上,从未见他有什么大出手、大奉献。其二是个人生活极尽奢华,俨然是一个“暴发户”的作派,住豪宅、买飞机、坐房车、娶二奶,凡能够得到的人生享受样样不少。这样的艺术家作派代表不了社会主流价值观,他的不被邀请参会属理所当然。
三是重视艺术家的良知表现,爱国家爱人民,富有正义感。这次会议特别邀请了两位网络作家参加,十分引人注目。一位叫周小平,一位叫花千芳,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意旨明确:对新兴的网络文艺作品创作形式高度重视,对网络写作“正能量”的发挥给予积极鼓励。这两位网络作家的写作,充分体现了爱祖国爱人民的满腔热情,在各种社会现象面前,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作品实事求是,爱憎分明,用心良善,真诚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是这些年轻人,代表了新兴媒体的主流和方向。相反,那些所谓的网络红人,如韩某、郭某等,均未能参会。而恰恰是这些浅薄而浮躁的年轻人,盲目追求西方某些思潮,看当今中国一无是处,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实际上成了国人实现“中国梦”的障碍,做了西方反华势力的代言人。
还有,像电影名导张艺谋这次也没能参会。老实说,张艺谋的“暴发”,主要是“献丑”取得。他的作品,从《红高粱》、《菊豆》、到《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几乎均是盘点中国人民的“阴暗”和“劣迹”,送给西方人欣赏。这些作品基本上没啥积极意义,很难给中国观众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张艺谋的缺席,正是彰显出中央对文艺创作导向的鲜明态度,那就是鼓励正面的、光明的、积极的的作品,抑制那些负面的、阴暗的、消极的文艺作品。目前,中国人民需要尽可能多的“正能量”文艺作品,去激励人民、鼓舞人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后一篇:厅官坠楼又在演一了百了的故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