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医院的诊疗咋让人感觉超出专业?

(2014-05-31 10:11:06)
标签:

杂谈

儿童医院的诊疗咋让人感觉超出专业?

近一两个月来,读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声音似乎有点变粗,谈不上明显的嘶哑,但确有那么一种感觉。尤其是多日未见的友人,一听孩子说话,便觉奇怪:你家孩子怎么都开始变声了!开始我们并没当回事,以为是受凉感冒引起,几天就会好的。可一直不见好转,这才感觉孩子的声带有问题。
10天前,我们带孩子到省城一家知名儿童医院就诊。医生先看了看孙子的喉咙,说怎么现在才来?孩子声带问题拖延得够严重的!又吩咐去做一个电子喉镜。到下午3点多钟,喉镜检查报告单出来了,单子上面打印有两幅喉镜所见彩色影像图,下面写着诊断结果:双声带息肉。医生看了报告单后,说,你看,双声带都有息肉,必须手术切除,方能治好。问了下费用:直接手术费一万元,加上药费、住院费等,共计需两万多元。为了孩子治好病,这点费用也不算什么。我们打算先回家作些准备,然后再来医院做手术。
回到家里,我先在网上找了个医生咨询,并将喉镜检查报告单发给他看。网上的这位医生说:小孩子声带上的这种毛病,是平时大喊大叫非正常发声引起的,属儿童常见多发病,做手术也行,不做手术亦可,只要注意让声带充分休息,再用点药调养,应该没问题的。又说,孩子小了,做手术不大容易配合,效果也不一定好。孙子的妈妈还不放心,上周又专程去了一趟省城,找到另一家名气更大三甲医院的教授级专科医生,将喉镜检查报告单送给他看。专科医生说:这叫声带小结,从影像上看并不严重,完全可以不做手术,通过服药和保养调正过来。
了解到这几个方面的信息,我们对孩子的声带病症基本上有了点底,并初步确定暂不做手术,按三甲医院医生要求服药并保养一段时间再看。
然而,这件事还是让我心里沉甸甸的,很纠结。我不明白,省城知名儿童医院和三甲大医院的诊疗意见为何差距这么大?像孩子的这种病症到底是动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医学上有没有个什么诊疗标准?
我记起五年前小孙子同样在这家儿童医院的就诊经历。那年孙子不满5岁,经常感冒流涕,本市医生考虑是慢性鼻炎,便建议带孩子到省城儿童医院看看。那次在儿童医院拍了一个鼻部x光片,医生看了,也是大惊,说,这是典型的鼻上颌窦炎,脓液已将上颌窦塞得满满的,必须立即住院做手术,引流排脓。因孩子太小,我们对做手术很有顾虑,最后还是没做成。也是另找了一家三甲大医院的医生咨询,该院医生同样认为孩子小,不宜于做手术,建议尽量采用保守疗法。之后,我们便严格按规范给孩子服用药物,经过一段时间,孩子的鼻炎竟慢慢有所好转。第二年发作了一次,持续了一个月,也是靠服药控制。到现在,已是两年没有复发。
我对省城儿童医院的诊疗规程不大了解,我只知道一个简单道理:儿童患病,不论何症,凡内科服药能够治疗好的,就没必要实施手术。因为手术治疗,肯定有创伤,对儿童身体总有些损害,再就是费用较高,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医院医生给患者治病,既能治好病,又能减轻病人负担,应该是医院医生服务患者的最高境界。我不明白,这家省城儿童医院为何屡屡弃简就繁,将本属儿童常见症当作大病诊治?动辄实施手术,且毫不考虑孩子家庭的经济承受力?是儿童医学专业所需还是非专业另有所图?这种情形是否有“过度医疗”之嫌?
作为非专业的患孩家长,我对此倍感困惑:既担心失误了孩子的诊病,又怕浪费了本就捉襟见肘的资金,还怕因我们的无知误解了专业医院和医生。相信持此心态的患孩家长并非我一人。企盼有专家能帮我们释疑解难,让孩子家长们心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