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哪些人的收入“被平均”而愤愤不平?
据媒体报道:5月28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不同岗位平均工资。大概分三种“不同”:第一,不同体制,去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1474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2706元。第二,不同行业,人均年薪最高的行业仍是金融业,达99659元,是人均年薪最低行业农林牧渔业(25820元)的近四倍。第三,不同身份,根据2013年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情况,单位负责人平均工资最高,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73倍。
普通公民终于有机会了解到城镇居民工资收入确切的综合比较情况。此前只知道自己的工资低,别人的工资高,整个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悬殊很大。但自己的工资低到什么程度?别人的工资高到什么水平?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悬殊究竟有多大?尚只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臆想猜测。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便是,人人都怨声载道。低工资阶层入不敷出自不待言;高收入人群也多有不满,怨房价物价涨幅太快,怨奢侈品国内外差价太大等等。因为高工资人群“身在福中不知福”,缺少了解,缺乏比较,不知还有那么庞大而收入微薄的底层可怜群体。国家统计局终于拿出了这份不同岗位工资平均的确切数据,个人收入怎样,完全可以对号入座。高工资群体至少不会、也不应该乱发怨气,于社会和谐稳定绝对有利。
问题是,这份首次公布的工资清单,还是不够详细,仍易被公众误解,在诸多方面需要改进。比如在行业分类上,完全可以再细化一点,使工资平均水平更有可信性和说服力。像人均年薪最高的金融业,就包括银行、证券、保险、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多个行业,是否每个小行业平均工资水平都高?小行业之间区别有多大?都应该详细列出,便于公众鉴别。又如在群体划分上,也还可以再深入划分一下层次。同样以金融业为例,金融管理人员与底层员工收入水平有多大区别?金融高管与中下层管理人员收入水平有多大区别?均应有详实的数据说明。
概略的平均统计数据,常常令公众愤愤不平。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很高,但据我了解,高在证券、银行业,特别是证券业,大口吞食股民财富,财源滚滚。有些保险公司员工的工资其实较低,保险公司部分员工看到这份报告,必然感觉气愤。还有,金融业的高管、中低管、普通员工之间差距也很大,高薪阶层多限于管理人员,他们的年收入超过普通员工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金融业的普通员工也会对这份报告产生反感。笼统地看,城镇居民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薪收入超过5万多元,似乎并不低。然而实际情况是,高年薪集中在少数垄断行业、少数高管群体,多数行业、绝大多数普通员工、包括公务员等群体收入远低于平均水平。多数人收入“被平均”,心情绝不会平静!
在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上,越细分越能为公众所信服,越详实越能为政府制订较好的收入分配政策、打造公正公平社会提供依据。粗略的综合平均统计数据,“被平均”的情形多了,不仅毫无参考价值,反而让公众倍增反感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