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多少学校在向学生“借”书充数?

(2013-11-18 13:15:28)
标签:

杂谈

有多少学校在向学生“借”书充数?

据中新网18日报道:最近,四川省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以“打造书香校园,扩大学生阅读面”为名,向全校5400余学生借书,数量为每人10—15本。消息一经发出,引来部分家长质疑借书原因。日前,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时获悉,学校借书除了是为“打造书香校园”,另一个原因系为了迎接省相关部门对该校的检查。因为,学校图书量不够,要借书充数。
之所以对这条消息产生兴趣,是因为前不久笔者就实际接触到两次学校借书的事例。
读小学三年级的孙子有次回家跟我要书,说是学校要迎接省的检查,老师规定,每个学生最少交书10本,多交不限。我随即从自己的书架上挑选了10本有关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书,给孙子带去。下午放学回来,孙子又说,上午的10本书有几本不行,要重新选几本补上,书还要是新的,适合儿童读的故事书。我只得又从书架上找了几本新书给他,让他完成任务。
另一回是我逛书店,书店老板与我闲聊时说,近一段时间有不少小学生来买书,一般都是买的10本,听说要捐给学校迎接检查。书店老板对这个事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学生分散买书,内容重复的太多,浪费大,做做样子可以,没有实际作用,不如让学生捐现钱给学校,学校统一采购书,这样才能发挥书的实际作用。
种种信息表明,向学生借书装备学校图书室,并不是一地一校所为,而是各地学校普遍通行的做法。这种做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学校不花一分钱,即能装备一座像样的图书室,既体面又气派,很好地展示出学校的书香魅力与文化形象。而且借书都有一个理由:迎接省相关部门的检查。这个理由应该是真的,不然各地也不会全都采用同一种说辞。至少说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图书室的建设有着统一要求,并且有相应的财政经费拨付保证,否则教育行政部门上不会进行统一的检查验收。
这件事让笔者联想到两点。其一,“教育乱收费”在许多学校并未完全禁绝,改头换面巧立名目的收费依旧存在。图书室的建设本属学校的基本装备,所有的支出都应该由学校或地方财政承担。而一些学校可能因地方财政无法正常拨款或挪用了专项购书资金,即公然将这笔费用转嫁给学生,既不合理又不合法,加重了学生家庭的负担。其实,眼下学校变相收费赚钱的事还远不止这些,比如学生奶和学生餐,一个学期就高达几百上千元,且多属硬性规定,吃不吃钱都照交。多数学生家长都是顾及老师的情面,默默承受,不愿或不敢声张。还有老师的补课收费和节假日送礼成风等,都让学生家长有苦难言。
其二,层层的上级“检查”,更多见的是层层“糊弄”,轰轰烈烈地搞形式走过场。组织检查的“上级”,只看表象,不问究里,只关注当下的场面热闹,却不管背后隐藏的工作实际,或者明知是造假做秀,也乐于以假当真。被检查的下级,造假掺水已成惯例,普遍都“通行”的规则,只有那些“愚人”才当真!向学生“借书”装点学校门面一事,更反映出时下某些地区某些部门行政管理的深层积弊,实应引起相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