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发放盗版学生字典的真相何在?
(2013-05-07 12:43:10)
标签:
杂谈 |
印制发放盗版学生字典的真相何在?
而记者调查发现,湖北省教育厅为全省3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的不是国家明确要求的正版《新华字典》,而是当地一家出版社在政策出台之后新出版的所谓《学生新华字典》,这本字典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著作者居然是假的,字典中的差错率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20倍,甚至出现了很多常识性错误,且采购价格比正版高出6元。湖北全省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小学生总共约380万人,目前,该盗版字典已发放约320万册。
此事一经爆出即舆论哗然。《人民日报》甚至发文称之为“民族与社会的文化之羞”。湖北省教育厅和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做出了回应,省教育厅称已经成立了调查专班,将彻查此事,如果发现有违规违纪问题将严肃处理。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出公告,称已经停止该书的发行,如果情况属实将全部销毁,企业也将承担全部损失。
事情曝光到这种程度,当事单位肯定坐不住,以坚决态度回应媒体本属网民意料之中的举动。只是,两家单位呈现于众的都是一幅无辜的面孔,好像事情全是底层工作人员个人所为,单位并不知情。省教育厅的“将彻查此事,如果发现有违规违纪问题将严肃处理。”出版方的“如果情况属实将全部销毁,企业也将承担全部损失。”云云。即是明证。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依笔者的推测:两家单位的上层不仅知情,而且对整个过程都心如明镜,不过是装糊涂罢了!笔者试着用常识来还原这件事的工作流程。
据报道,中央财政下拨该省的“学生免费领取字典”总经费为6608万元,这无论对省教育厅还是长江出版公司,都应是一笔大卖买。如果采购正版字典,如质如量如数发放给全省所有学生,这笔钱将仅只在教育厅账上走过,分文不剩,倒还要赔上办公电话费用。按时下的部门行风,教育厅决计不会做此赊本买卖。何况还有具体经手的官员,恐怕早就虎视耽耽,岂肯轻易放过?长江出版公司呢?如印正版字典,肯定要付版税,如质如量印制,也就是一个正常利润。好不容易摊上一单国家财政的大买卖,就这点赚头,怎么也不甘心,再说国家的钱不宰白不宰。
于是,两家单位一拍即合。个中自然少不了一番又一番的讨价还价。在这笔大买卖中,教育厅毫无疑问属于大客户地位,长江出版公司想得到这笔大单,并且还要尽可能地大赚一笔,自然从属有求于人的地位。照笔者的推测,长江出版公司要实现目标,至少要在教育厅拿下这样几位大员:教育厅厅长,他是老总,没有他的点头,什么事也做不成。分管普教的副厅长,他是具体管事的领导,他不同意,买卖做不成,即便做成了也无大利。普教处处长、副处长们,还有科长们,他们都是具体干事的,他们要是从中作梗,事情也不好办。至于教育厅账上搞不搞“雁过拔毛”,倒在其次,横竖都取决于厅长的一句话。搞定了厅长,什么事都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