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为啥只认早年同事友情最珍贵?
(2012-11-02 19:50:50)
标签:
杂谈 |
老友为啥只认早年同事友情最珍贵?
老朋友在外地工作,曾长期在一个城市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去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休,随即在当地定居。
一周前,老朋友从外地打来电话,说要回老家一次,想与当年初参加工作时的几位同事与伙伴团聚团聚,声称非常想念他们。老朋友在电话里点了几个人的姓名,让我去分头通知,到时集中一起,他派车接到乡下老家去玩一天。特别提出,不要官场现任的任何人。
按老朋友的意思,我一一进行了联系。大家都很高兴,说同事领导在外这么多年,还记着我们这些穷哥们,实在令人感动。老朋友当年在县革委会当打字员,这几位则分别是打字员、通讯员、领导身边的勤务员等,几年时间朝夕相处。老朋友当年就显露出组织才能,到后来也还是他最有出息。另几位倒是忠实可靠,可惜悟性稍差,能量不足,也就只能在一般行政工作岗位上干到退休。
老朋友的老家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老屋经过改建,外观为村居式样,里面却都是现代化设备,生活起居条件不亚于城里单元房。老朋友很少回乡,老屋就拜托一位堂兄代为照看,这次相聚的餐饮招待也是他这位堂兄全权料理。
相聚的午餐搞得甚为丰盛,席面气氛尤其热烈。40年前的同事伙伴相会,叙旧的话总说不完,席上所有人都对那个纯真时代的纯真友情念念不忘。老朋友的一番肺腑之言更是让大家心有同感。老朋友说:“在外辛苦辗转打拼奋斗40多年,不知不觉就老了。回想几十年的经历,虽说相识人无数,交友也不少,可就数咱们是点真感情,值得一生一世留恋。”
那天喝酒放量,六个人竟喝了四瓶五星枝江,有位老友竟当场就下了“小猪崽”。一餐饭吃了将近两个半小时。
回家后,几天都忘不了那场聚会。特别是老朋友的肺腑之言,总回响在耳边,引人遐想,令人感慨。我猜测老朋友之所以很看重初参加工作时的同事与伙伴,说只有他们才是点“真感情”,应该是有感而发。
当年的县革委机关,生活条件虽然艰苦,可这群年轻人个个都是单纯质朴,满腔热血,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只想干好革命工作。青年同事之间,既无小家庭拖累,又无利益争斗,有的是互帮互助,真诚相待,同甘共苦,乐在其中。
后来的老朋友恐怕就很难再找到这种感觉了。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也并不需要这样的感觉,因为他的周围有着太多的阿谀、奉承、恭维、逢迎。老朋友在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肯定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有的可能看似感情不薄,其实都是些觑觎权力的利益之徒。只有到退休之后,周围的笑脸消失,经历了透骨的世态炎凉,他才大彻大悟!于是,想起了当年纯朴的小伙伴,留恋起了小伙伴们之间的“真感情”!
老朋友到底还是唤醒了那份珍贵的记忆!只是,多少有点晚了些。为啥非要等到此时才醒悟?为啥人一旦在发达时就难有清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