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市民工资10年涨幅达到16倍?
(2012-10-31 12:52:24)
标签:
杂谈 |
有多少市民工资10年涨幅达到16倍?
据《北京晚报》10月31日报道:今年35岁的吴昊工作已有10多年,在展览馆看到“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部分的时候,他停下了脚步,看着柱状图上那些一根根不停往上蹿的“柱子”,吴昊深有感触。自然还是“票子”这事最让他动心。
读到这里,不禁暗暗为吴昊先生喝彩,也为生活在北京的市民高兴!月领工资20000元,10年工资涨16倍,涨工资幅度绝对超过涨物价比例,北京人的“幸福指数”就是高,真是没得说的!
喝彩、羡慕,与吴昊先生对比,又无法不让人眼馋!
笔者的年龄比吴昊先生大了许多,现在一家新闻机构工作,工龄超过他的三倍。生活在中部的一座中小城市。2001年,我的月工资与吴昊先生的工资差不多,也是1200元。可后来就没有吴先生收入连续上翻的运气了。2005年,我的工资涨至1700元,2010年,我的工资涨至2400元。眼下我的工资标准为2998元,每月实发2600元,年终有几千元的补发津贴与奖金。平均算下来,每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与10年前比,我的工资实际涨幅为1.5倍。除住房外,咱这小城市的物价与北京不相上下,有些商品价格或许还要高。吴先生月入20000元,生活在京城,笔者拿3000元,生活在小城,吴先生自然比笔者幸福得多。
转念一想,吴昊先生其实也不容易。吴先生每月较稳定收入也就是5000元左右,仅仅一个月拿20000元,而这个月不光要机遇,还不知要付出多多少倍的心血与汗水。用碰运气发陡财的一个月收入,去与10年前相比,即认为自己的收入超过16倍,怎么看都有点不靠谱!
吴昊先生的收入在北京有多大的代表性,我也相当怀疑:第一,他工作在高收入的合资企业,并不是每个市民有这样的机会。第二,看情况,他还算是一个“老北京”,“老北京”一般无购房之忧。如果算上住房,吴先生纵然每月收入均达到20000元,也未必有他眼下这般轻松。第三,吴昊先生肯定还有北京户口。有京城户口,无异于进入到特保阶层,衣、食、住、行、教育、就医、养老等等,什么都是特优。北京尚有高达50%的无京城户口居民,如何能与之相比?
吴昊先生的收入与幸福水平,放到全国,可能就更没可比性。窃以为,吴先生的情况只能算个例,并无普遍性。眼下十八大召开在即,正是收入分配调整的关键时刻,相关部门如果以吴先生这样不靠谱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普通民众的收入分配,那可就很难保证调整的公平与公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