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红会”改革受阻看事业单位改革之难

(2012-10-29 13:43:49)
标签:

杂谈

从“红会”改革受阻看事业单位改革之难

 

上午打开电脑,读到新华网上的一条报道《红会去行政化阻力巨大多数职工怕改革》,报道说:经历了“郭美美事件”后的中国红十字总会引发信任危机。去年上任的中国红十字总会常务副会长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试图对整个“红会”运作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提出了包括“去行政化”、“去官僚化”等多项改革任务。因改革将“要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从总会到地方红会,“绝大多数怕改革,怕摘掉公务员的帽子”。经过近一年的推进,至今,具体的改革步骤,仍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地方红会、地方政府与国家发改委之间,反复地“磨”,尚没有实质性的进展。8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赵白鸽说中国红十字会很可能会成为中国社会领域改革的“先烈”!几轮问题过后,“先烈”一词实际演化成了“失败”!

依附政府的公益性事业性单位改革为何这样难?“难”的关键点在哪?笔者记起了亲身所经历的一件事。

10年前,我在本市一家新闻单位任职。其时地方上盛吹改革之风,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几家市直新闻、文化单位作改革试点。改革的目标是:第一,取消所有职工的事业单位干部身份。第二,逐年减少财政对事业单位的人头工资、事业费用全额拨付,三年内完全“断奶”。第三,各单位运转全部改成自负盈亏,财政不再向事业单位征收国资占用费,但各单位经营必须依法交税。市委常委会专门为此发出了会议纪要文件。

消息传出,在整个新闻文化单位无异于炸开了锅,认为这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其实,单纯就经济上讲,各单位的经营收入早已自保有余,自负盈亏完全可行。问题在于心态上的陡增压力。以前多好,端着铁饭碗,工作又体面,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任何时候都不用操心担忧。财政一旦断奶,即意味着人人面临风险,职工工资没有保障,工作只能干好不能干砸,谁再想混日子拿轻松工资就不行了。

几个单位的负责人联合上访,找市委政府领导汇报,反复申明单位费用入不敷出,自己养不活自己等等情况。反正市领导也不了解实情,更不会亲自去单位查账,由着我们说就是了。其时正好市长调任外地,常务副市长当家,而这位常务副市长又与几家新闻单位关系甚好。经过几番密集公关,常务副市长首先松了口,答应先放一放,暂缓执行。这一放就放下了。第二年新来了市长,也就再也没人提这件事。几家新闻文化单位的“断奶”危机即告顺利过关。

基层事业单位与高层事业单位改革的种种情况可能有些不同,比如红十字总会的这次改革。但人的心态是一致的,所面临的问题是相似的,个中道理也是相通的:吃财政饭的都怕丢编制,端铁饭碗的都怕担风险,手中有权有势的都怕丢权失势,能在公众面前颐指气使的都怕百姓犯上作乱。任何改革都会侵犯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其中的最关键在于上级领导的态度和决心。10前本市的新闻文化单位改革,如果市长不调任,如果常务副市长坚决推行不松口,我们的“断奶”危机能顺利过关吗?肯定不会!改革必然按既定目标推进。最后的结果极可能是,经过“凤凰涅磬”,几家新闻文化单位焕发出巨大生机与活力,单位效益个人收入大大增加。

国家红十字总会的改革为啥难以深入推进?窃以也有一个领导的态度和决心不坚定问题,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如果相关领导真正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力推改革彻底到位,国家红会的改革就不可能中途搁浅。国家“红会”改革是这样,整个公益性事业性单位的改革同样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