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化干部行贿诺奖”究竟有何隐情?
自本月21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透露有“山东文化干部”向其邮寄书画贿选,此言论引起轩然大波,并引发了“这位山东文化干部到底是谁”等讨论话题。在各方猜测中,多位山东作家受到网友的质疑。26日,不堪重压的山东省作家协会公布了主席张炜与马悦然妻子陈文芬的邮件记录。山东省作协要求马悦然立刻公布那个“山东文化干部”的姓名,以给事实一个真相。张炜表明:“真正的作家一无所有,更没有那么多古玩字画,但他们视清洁为生命!”(10.27新浪网)
笔者相信山东省作协及张炜主席的表白。也不相信有真正的作家会采用行贿手段,去追求诺贝尔文学大奖。关于这一点,马悦然妻子陈文芬在与张炜的邮件中已说明得十分清楚:“悦然说过好多次,他认识的中国作家,真正的作家,从来就没有人跟他提过任何要求,从来就没有人写过信关于诺贝尔奖的事情!那位不停寄书画来的人是一个文化干部(不属于山东作协),不是一个作家。中国作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就马悦然的身份而言,似乎也不会说谎。马悦然倒是有这种动机:他到中国毕竟是来推销书的,有利益上的要求,说中国有人通过他贿选诺奖,应该能有效提高他的身价,于本人作品的推广大有益处。但马悦然毕竟是位著名学者,又是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个人又有辉煌的文学成就。他的身份,与说谎作伪的恶行实在相去甚远。几乎可以肯定,马悦然不会在这件事上无中生有,向他行贿求诺奖的应该实有其人。
这人会是谁呢?按马悦然的描述,我们不妨作以下推测。
第一,此人是位文学爱好者,也可能写了不少作品,但没出什么有影响的作品,更未成名。此人应该很自负,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作品水平很高,只是未曾遇到伯乐,自己的好作品被埋没。大凡无知者无识,浅薄者自负,不知天高地厚,是这类人的共同特点。
第二,此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极可能属富人阶层。因为其有能力弄到很多古玩字画,可以不停地向诺奖评委寄送书画行贿;而且他声称得诺奖只图名不图钱,情愿得奖后自己只要名,奖金则奉送给马悦然。普通作家一般没有这等经济能力;就现时情形看,普通作家求诺奖重利恐更甚于重名,决不会如此轻视这笔巨额奖金。
第三,此人精通官场或商场潜规则,信奉钱能通神,可能是位官员,或官商。行贿受贿为官场或商场重要的潜规则,当称现时纵横官场商场的通行证,此人应该是运用此道的成功人士。否则,也不会想到将这种手段使用到获取世界文学大奖上!
想准确获知这位“文化干部”的信息,恐不大可能;山东省作协要求马悦然立刻公布那个“山东文化干部”的真实姓名,也只是表明自己的一种态度,事实上行不通。因为马悦然一旦公开真实姓名,等于是将这位干部逼上绝路,唯有一死才能解脱。该干部行贿诺奖的确不妥,但充其量也只是一次极其愚蠢的举动,并无死罪。让这位“要强”的文化干部体面丧尽、身败名裂、走上绝路,作为世界著名学者的马悦然,怎么也不会出此恶手,担当此等恶名!
这个“谜”恐怕要持续下去,要揭开谜底至少得等到若干年后。无论怎样,“中国有位文化干部竟想贿赂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一耻辱已属板上钉钉,确凿无疑,相关方面唯有默默承受,基本上没有办法撇清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