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诱惑为何比淋漓鲜血更能打动人?
(2011-08-26 19:00:04)
标签:
杂谈 |
名利诱惑为何比淋漓鲜血更能打动人?
下午有朋友来访,又谈起那天因一场车祸而丢命的主任。
朋友告诉我:主任自驾车到乡镇,来去匆匆,心急如火,的确与换届拉票有关。因该镇人大代表多,地位高,在全市份量重,争取到镇委负责人,就争取到一大片的支持,主任进市领导班子就更有胜算的把握。现在可好,鸡飞蛋打,连性命都搭进去了,什么都没有了,谈何前程?!听说这几天就有不少干部感叹,前程、升迁、名利、欲望,什么也赶不上身体和生命,在功名利禄问题上还是看开一点好,能进则进,不进也安,绝对不能拼着性命冒着危险往上挤!主任那天如果心情平静些,席面上少斗酒或不喝酒,下午休息好了再沉着开车上路,怎会遭遇惨烈的车祸?
听了朋友这番发自肺腑的叙说,我深有同感。也凑巧,上午闲着无事,我看了一场地方台转播的《百家讲坛》,是北师大教授康震先生讲读《庄子》的体会。康震说,庄子有个重要思想就是“人不能让对象、外物所害”。人要与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共同和谐地发展,个人才有幸福,社会才能和谐。人不能脱离实际,过于急迫追求某种东西,不能冒着危险干事业,更不能为事业而拼命。命都没有了,那还有事业?康震举出了个人家庭生活的例证,常常为自己因辛勤工作忘记了父母、妻儿的挚爱而内疚。康震强调要用和谐平静的心态干事业,决不能让事业毁了健康、亲情、家庭、甚至生命。
用前者对照,更感觉康震讲读《庄子》言之有理,其中阐述的人生哲理实在值得普通人深思。一个人求干一番大事业,一个人拼死拼活地追求名利,从根本上说到底为了什么?说白了,还不是为了个人、子女、家庭的幸福、快乐!为了追名逐利而拼死拼活,以至丧失健康与生命,所追名与利有何意义?又哪能给个人、子女、家庭带来幸福、快乐?
可叹的是,健康、生命与事业、名利孰轻孰重,理论上似乎人人明白。可一进入现实生活,鲜有人能够清醒,倒是更多的人将所有警示丢弃干净,依旧不顾一切地求名求利,不到天塌地陷不罢休。只有到生命完结的那一刻,才有可能大彻大悟,但此时已晚矣!据说,那位主任因车祸之死,有人感叹,更有干部认定这是一绝好时机,失去了对手,空出一肥缺,多人虎视眈眈期求代之!从主任车祸消息传开之时起,即有人与相关领导抓紧密切联系,竞相展开了“补缺”攻势!事实证明,名利的诱惑有时比淋漓鲜血更能打动人心!
人啊!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记取庄子的教诲呢?我一时感觉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