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小学生背锅灶上学竟持续10年?
(2011-03-27 14:27:27)
标签:
杂谈 |
500多小学生背锅灶上学竟持续10年?
早起看央视一套《朝闻天下》,一条“关注西部学生小餐桌”的新闻深深吸引着我。
在贵州省罗甸县的班仁乡,有所山区寄宿小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共有学生500多名。这所小学与其它学校不一样的是,学校没有学生食堂,全校学生必须自备锅、碗、柴、灶,自己烧火做饭。一日三餐每到就餐时分,几百名学生就在露天操场、院墙四周,一排排架起锅灶,生火、淘米、洗菜、煮饭、炒菜,孩子们上上下下忙过不停。整所学校,到处炊烟缭绕,伴随着孩子们相互叫唤,以及被炊烟呛熏得连声咳嗽,交织出一副嘈杂零乱、热气升腾景像。每日三餐的这种情景在学校延续达10年之久。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做饭的学生,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7岁,最小孩子的做饭经历已有一年,最大孩子的做饭经历则有5年。孩子们告诉记者,他们每顿饭就只炒点青菜,加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咸萝卜、腌菜,对付着吃。在学校的一周时间,吃不到任何肉食。
电视画面上,我们还看到孩子们的简陋宿舍:5、6个孩子挤住在一间阴暗的小屋,或潮湿的地下室,用砖头或旧板凳、加几块参差不齐的木板,铺上稻草,搁起通铺,学生自己带来的行李散乱摆在铺上。铺下堆着几个旧木箱,箱子里各自放着学生一周做饭用的米、油、盐、青菜等。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记者还用了两天时间,分别到几名学生家里采访。王祥美同学的家离学校很远,得翻山越岭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每周一上学时,小祥美要背着够用一个星期的柴、米、菜上路。身强力壮的记者空手走这条路都感觉很累,不知年仅10岁的小祥美每周背负几十斤柴米是怎么走过来的?
看这条新闻之时,我心底涌起一股酸愁的感觉,眼眶发热,泪水几次滚落下来。如果不是亲眼见到银屏上的这一幕幕,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500多小学生啦!一日三餐,同时同地自己烧火做饭!正值生长发育的少年儿童,每顿饭竟像羊儿仅食青菜!在眼下的所有学校,即便是最偏远的山区学校,大概也是绝无仅有吧!竟然持续了10年之久!
首先要问一问学校领导:为何不为学生建食堂?校方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属贫困地区,学校没钱。这位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建食堂需要7万元,建正规的学生宿舍需要150万,学校不可能拿出这笔钱。无钱建标准学生食堂,搭棚子建简易的学生食堂也行啊!随便想点什么办法,因陋就简解决一下学生的就餐问题,无论如何也比让学生分散各自生火要好啊!学校对学生缺乏起码的关爱!看着接受记者采访的西装革履的校领导,观众油然生出这样的印象!
其次要问一声当地乡镇领导:为何不想办法解决这么多学生的就餐。建食堂不就是7万元吗?举全乡之力,解决此事不成么?我不相信有拿不出7万元为学校建学生食堂的乡级财政!少购一台公务车,少吃几餐公务饭,事情就办成了。还是那句话,缺乏为民办实事的感情,对几百名贫困学生之苦视而不见!
再就是要问一问罗甸县政府:为何任凭这样的事延续10年不改变?十年内,县委县政府官员有没有到过该乡?有没有深入到中心小学?有没有见过几百学生自造饭的辛酸场面?不论从哪方面讲,这都是政府官员的失职!我查了一下,罗甸县确属国家级贫困县,但该县2009年的财政收入也有近3个亿。以该县的财力,帮助这所学校解决问题应该是轻而易举!关键是对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之事没有引起重视,没有认真去管。我相信,这么多年,罗甸县只要有一位县委县政府领导过问此事,几百学生自造饭的奇闻绝不会持续10年!
我还想了许多!但愿这次央视曝光后,班仁乡中心小学几百学生带锅灶读书的怪事能彻底改变!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