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官员为何感叹:想办事却不能?
(2011-03-26 16:33:26)
标签:
杂谈 |
退休官员为何感叹:想办事却不能?
一位在物价部门当过多年领导的老友退职之后也干起了接送小孙子上幼儿园的营生。
这段时间,我们几乎天天在幼儿园碰面。昨天下午一起等候幼儿园放学之际,我跟他说:“这幼儿园变着法子从孩子们身上挖钱,已交高费入园后另办什么图画班、音乐班,让孩子再交300或500元,随心所欲地乱收费,现在孩子们上幼儿园都快上不起了,你们是不是该管一管?”
老友也深有同感,说:“这事确实不合理,物价部门确实该管一管!不过,我现在可管不了,得跟他们反映,还不知他们理不理呢?说实话,过去也听到一些反映,但我总没放到心里去,觉得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基本上没怎么管。现在临到我个人头上,才感觉不是个小事,家长负担太重,可已经晚了,自己没能力哟。哎!不知有多少事能做到时想不到,能想到时却做不到啊!”
“能做到时想不到,能想到时却做不到”!老友的这句话,似乎道出了他心中不少的隐忧与感悟!也让我若有所思:老友为何生发此番感慨?
以我的揣测,老友过去没将幼儿园多收费当要事认真管,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己家里还没有孩子上幼儿园,无实际承受多掏钱的压力体验;二是在职时除工资之外的灰色收入可观,手头花钱容易,区区几百元没怎么放在眼里。退职休息了,成了老百姓一员,灰色收入不存在,衣食住行样样都得掏工资,再加上孙子上幼儿园的负担,这才感觉到花钱的艰难,这才有“多花几百元真正不是小事”的体验。可到知道自己需要减轻负担之时,却没了权力,难以心想事成。生活似乎总在捉弄人:你有能力办事时想不到办,到你需要办事时却又没了能力!
由此联想到时下有些地方官员执政办事的种种遗憾。某县城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在公交系统远未形成之际,领导们一声令下:取缔所有的电麻木,以免有碍城市观瞻。这件事放在大中城市自然十分必要,但对于公交相对落后的县城却未必。一则经营麻木的都是弱势人群,取缔麻木等于端掉他们的饭碗;二则居民出行十分不便,更有老弱病残想上街几乎寸步难行。这一切领导们肯定想不到,因为他们抬脚出行即有豪车侍候,司机秘书紧随左右,根本就不可能体验到行路难!倘若日后退下,一切行动都要自己用脚用力,只怕是有辆烂摩托代步也要感觉幸福。可到那时却没能耐解决自己的问题!
又如时下百姓的就医难就医贵问题。我总觉得有些地方官对此有点无动于衷,不大积极努力落实中央决策。因为他们就医没有“难”和“贵”的体验。大凡地方官员生病就医,在本地医院犹于贵宾驾临,院长亲自接待,最好的医生侍候,最好的病房住下,费用由财政结算。住院如同下榻宾馆,怎会知道普遍患者就医排队、等候、高价、无钱等等之难?到他们没有这份待遇享受之时,则又成了民众一员,想减轻百姓就医之贵之难,却办不到了!
中央三番五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多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窃以为要真正落实好中央的要求,地方官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与黎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耳听到民间呼声,亲身体验民众之难,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然后才可能带着感情,及时有效地为民用权,为民解难,做老百姓高兴的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