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教授病危时被宣布解除聘用让谁凉心?
(2009-11-17 18:17:43)
标签:
杂谈 |
功勋教授病危时被宣布解除聘用让谁凉心?
昨日,大旗网上一个题为《武汉大学对待功勋教授果真寡情薄义》的帖子称,武汉大学的著名教授、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张在元博士两年前患上罕见的神经元传导障碍,已经病危,然而武汉大学今年竟派员到他病床前,当着不能言语、靠呼吸机维生的张在元宣布:终止其与武汉大学的聘用合同,停止提供医疗费和住房。(大洋网《广州日报》11月17日报道)
张在元,东京大学工学博士、UIA国际建协研究员、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先后主持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广州天河软件园区等项目规划设计。2005年被聘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据张在元亲戚及委托人陈四平称:解聘一事发生在2009年4月30日。“当时张教授只有老伴在身边,学校方面派了人当着面宣布与张教授解除合同,张教授当时就面色大变,老泪纵横。”
张教授的被解聘,显然是因为患有严重疾病,因为有病而无法工作,因为患病需要巨额医药费。校方觉得与其花费资金去救一个于校无用之人,不如当机立断,迅速断绝关系甩掉包袱!校方自然认为这样处理有利(甩掉学校包袱)、有理(按聘用合同办事)、顺理成章!
不知校方想没想过这一层:你这“其地其时”的决断,给处于病危之际的当事人是何等剧烈沉重的精神刺激?这与世人鄙弃的见死不救、落井下石有何区分?何况这病床上躺着的还是一位对学科、对学校作过突出贡献并有着重大专业技术成就的知名教授!堂堂百年名校竟然如此薄情寡义,实在让人感叹又寒心!
扶危济困、恻隐之心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处事做人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之一。我们不会忘记在去年四川大地震中全国人民所表现出的那种“关爱生命”、“互帮互助献爱心”的动人情景!仅仅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就在教书育人、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精神的大学校园,发生如此粗暴对待生命的憾事!哪位有良知的公民能坦然接受?我想纵然学校有一千条理由证明此举是不得不为,也难平众人义愤!
由此带来的社会效应更加让人忧心!
这么知名而有权威的教授,在病重危难之时尚且被学校断然遗弃,那还有数不清的知名或不知名的专家教授该作何感想?他们或许这样思忖:什么知名教授、学者大家,只要到不了“顶级”,名头再大也不如一官!当官到一定地位,生老病死国家全包,待遇优厚全家享用!谁能挡住专家教授弃专(教)从政的热情,谁能抑制人们“谋官弄权”的欲求?至于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自有国家操心,于我何干?!
他们或许还有这样的叹息:什么发明创造、功勋业绩,贡献再大也不如自己有钱!个人有了经济实力,还怕你医院服务不周全?何不趁年壮之时,利用手中的技术权力、科研机会,多抓点钱肥自己?行笔至此,我似乎有些“理解”时下社会反响强烈的“学术腐败、技术造假、职称买卖、专家骗钱”等科教领域的斑斑劣迹之所以如此泛滥!
笔者真的想不通:这么有名有实力的武汉大学居然为了区区一点药费,如此冷面铁心亏待一位本校的功勋人才?难道这世界的一切都变成了“钱”么?难怪有该校学生在网上发帖留言:“作为武大毕业学生对此事深感耻辱!”武汉大学在湖北,作为湖北人,笔者同样感觉脸上发烧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