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情感之间徘徊的孤独者

标签:
杂谈 |
城乡情感之间徘徊的孤独者
——读吴佳骏散文
曾宪国
读过佳骏两本散文集,一本《掌纹》,大概是两年前了,另一本是最近出版的《在黄昏眺望黎明》。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的话,两年前读《掌纹》与最近读《在黄昏眺望黎明》的感受应该是同样的,那就是惊异和感动。
惊异的是,年纪轻轻的佳骏,散文的字里行间却闪烁出刀锋一般的光彩,这种光彩折射出的严峻现实令人冷颤,刀锋发出锋利的啸声,丝丝缕缕地剥皮剔肉,让人生疼得刻骨铭心。佳骏的散文蕴藏的直抵人心的力量,是农村与城市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使他的灵魂飘荡悬浮无所依靠。为寻觅归宿,在无奈和希望中四处奔突,拼命挣扎,汇成带着血泪的呼喊。佳骏是个在城乡情感之间徘徊的孤独者,这种孤独感是一个作家非常可贵的品质。乡间的落后贫穷,亲情的衰失,成就他叛逃的性格;而城市的人情冷漠,物欲横流,近乎你死我活的竞争,又让他追惜往日甜蜜的亲情和田园的静谧。正是这种追求和向往与现实造成困惑与无奈,像一块磨刀石,在磨砺他刀锋的嚯嚯之声中,传递出动人心魄的力量。
年纪轻轻的佳骏似乎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苦难压迫着他灵魂的不得安生,于是他急于要用笔倾诉。苦难和卑微者是冷冽的寒风,冷冻着人生命运寻求温暖的脚步。让我感动的是,佳骏是有良知和使命感的散文家,他描述苦难的黑暗,却不忘撩开一扇窗帘,让人性的阳光透进来,并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光明的追随者;他关注卑微者,并倾注情感,无情揭露他们丑陋的同时却不忘彰显他们低三下四的心灵中含藏的高尚,并大声疾呼他们跟任何人一样都该享有的社会和历史给予的一切生存权利。佳骏散文的叙述从宏观下笔,气势大度,在大开大阖中精当的细节也不时从笔端流淌出来。佳骏把乡间的家长里短、庄稼的丰欠,乃至土地的呼吸与城市喧嚣和繁华巧妙地嫁接在一起,培植出具有城乡结合气息的文字。他的文字富有音乐的色彩,那就是忧伤、哀婉,给人带来长久的感动。
在惊异和感动之外再说两句题外话,我特别喜欢佳骏《在黄昏眺望黎明》集子中的两爬类似人物速写的文章,他们已经具有了小说的原素。我不知道佳骏今后写作的走向,但从这两篇速写中,佳骏已显露出创作小说的才能。如是这样的话,我希望佳骏切不要把孤独感和忧伤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