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天目山医院,发现楼梯口张贴了一张“征稿启事”,大致意思是征集员工的想法、心得和体会,用于公司网站的内容的Update,这应该是强制性UGC的一个样板吧,呵呵!
天目山医院、玛丽亚、马可波罗等民营医院,在网络广告等新媒体形式上的运用可圈可点,例如搜索营销,社区营销等形式,应该说在短时间里知名度已经取得巨大突破,这个时候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把企业的价值和文化传递到潜在的消费者呢?让他们相信这是一家值得信赖的医院,价格合理,医德很好,口碑不错,去过的都说好。
这个时候,他们想到了如电子杂志,DM等比较深入的性价比很高的传播方式,钟雄曾经故意留意过他们的“产品”,一看就是做一期算一期,版面质量,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是为企业添彩,反而有相反的效果。很明显都是浅尝辄止,无长期投入下去的决定,这种心态已经蔓延到博客传播上,注册个博客,或者在自己门户网站上加上博客栏目,放上些文字,就算是博客了。这些可能就是目前中国企业博客营销的缩影。
坦白讲,博客营销的概念已经刮了很多年来,为什么收效甚微,为什么很多企业不愿意做,这确实是因为这种营销方式的特点所决定的,现在我们除了看到一些大企业教科书式的博客营销案例之外,就剩下一些个如马云、李开复的名人博客了。
问题出在哪里?
1、没有用心经营,内容上表现非常突出,很明显的“企业新闻”痕迹。天目山医院的博客就是如此。
2、内容方面的欠缺,文字风格如软文,无交流意识。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的原因,博客的管理都是如综合部兼职代理,质量欠佳,几近周折,最后放弃。
3、没有持久经营,尝试一段时间后就放弃,博客营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类似基金定投,只有到达一定阶段后,效果才会逐渐产生,而且这些效果都是隐形的,如企业网站的排名提高,更容易被搜索到等无形价值。
4、销售意识太浓,以“企业博客”网站为蓝本的网站,都是纯产品介绍,这无异于企业网站,纯单方面的沟通方式。企业博客应该是和网站互补的,他的优点是人性化的交流,内容方面也是企业品牌,故事,人等软性内容。其目的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对消费者进行品牌、文化等的渗透。
以博客为代表社会化媒体传播工作,如果企业没有准备好,钟雄建议,请不要盲目上线,正所谓,病急不可乱投医,否则,适得其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