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方刚“赋权型性教育”的本质(10) ——将“洋垃圾”当做西方先进性教育理论
标签:
胡萍老师善解童贞儿童性教育 |
分类: 杂谈 |
看清方刚“赋权型性教育”的本质(9)
这篇文章无法在博客上发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胡萍工作室微信平台,可以看到
以下内容是这个系列的第10篇。
中国的儿童与青少年性教育起步晚,至今,我国没有一套经过数十年实践形成的完整学校性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性教育教材体系、专业教师体系、培养专业教师体系(大学开设的性教育教师专业),导致了目前性教育的局面。在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课程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美术、音乐、体育等,在大学里都有专门的培养体系,而性教育专业缺失了这样的体系,由此,尽管大众呼吁要为孩子们补上这一课,但无奈专业教师缺乏,“性”对于国人又如此敏感,所以,性教育至今仍然艰难前行。
在这样的形式下,一部分人开始引进国外的性教育,从十七年前我开始研究儿童性教育,见证和经历了很多大学里的性教育项目,这些项目在基金的支持下轰轰烈烈开始,看上去很美的结题仪式,最后便无疾而终。至今,那些参加过这些项目的小学和中学,至今没有一所延续了当初的课程。我曾经在四川参加的一个基金支持的性教育项目,负责培训11所小学选派来的11名教师,持续近三年之后,项目结束,课程停止,至今,这11所小学里早已没有了性教育课程。
引进西方先进的性教育理念,结合本土实际,做中国本土的儿童与青少年性教育,这是正确的一条道路。在引进西方性教育的时候,要进行选择,避免引进“洋垃圾”,这是引进西方性教育的基本原则。这是我十七年来一直坚持的。
现在,儿童性教育的绘本中,也有很多是国外的、境外的绘本,中国的孩子从小已经开始接触到了西方的性教育观念:科学、尊重、接纳,同时,绘本的艺术给孩子潜移默化了性的美学与美的表达,国外的儿童性教育绘本对国内儿童性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西方对儿童性心理发展的研究,早在100年前的佛洛依德就开始了,佛洛依德、英国性心理学大师霭理士等性心理研究大师,在他们的著作中揭示了儿童性心理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在我的研究中得到了很多印证,这些印证在我的《善解童贞》系列书籍中进行了讲解。近代西方学者在前人的研究上,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性心理研究有了更多的发展,在此不一一列举,推荐几本书给大家做参考。《人类的性存在》《两性生活史》《孤独的性 手淫文化史》等,如果想了解更多书籍,可以参阅我在《善解童贞》系列书籍中列出的参考书目。
西方对人类性发展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结合中国的性教育实践,同时根据中国文化背景下孩子的性发展,做出适合中国孩子的性教育,这是我坚持的原则。比如,西方国家的孩子2岁多就独立洗澡,不需要父母帮忙,在他们的儿童性教育课程里,就不会有独立洗澡的内容,因为妈妈们已经教给孩子了。但是,在中国,很多孩子都8岁了,父母都还在帮孩子洗澡,我们就需要在孩子课程里加入独立洗澡的内容,让孩子明白身体的界限感,学会保护自己身体的隐私,学会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课程内容就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
再比如,西方对儿童遭受性侵害的研究中,提出了避免儿童遭受家人和环境的“二次伤害”理论,我们可以将西方这个研究成果,直接引入我们的课堂里,在为父母讲解《防范性侵害》课程时,需要加入对于已经遭受性侵害的孩子,父母要避免对孩子带来“二次伤害”的内容。这就是“洋为中用”的原则。
方刚在其文章中提及的“西方先进的性理念”,在西方已经是被唾弃的垃圾, 这些“洋垃圾”充斥在《中学生性教育教案库》中,教案库中的多个教案如《青少年援交》《性,我们准备好了吗》《青少年的性人权》《是否做爱,需要沟通》《性的双重道德标准》等,集中反映了方刚的一个思想,那就是:未成年人的身体是自己的,只要想发生性关系就可以,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卖性援交,不需要顾及法律法规,也不需要顾及社会道德。其实,这就是被西方早已否定了的 “性自由”思想。
“性自由”的思潮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它是从反对男女不平等的婚姻观念和性观念开始的,然后走向了一个极端,认为身体和性都是个人财产,自己可决定如何处置、使用。性自由抛弃了对性的社会制约,否定了性道德的合理内容,使性自由成为一部分人性滥交的借口。
上个世纪60-80年代是西方性自由的盛行期。性自由给西方国家造成明显的恶果,离婚率猛增,许多家庭解体,大量儿童失去双亲的爱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职能因此严重削弱,青少年性犯罪率激增,未婚生育的母亲和孩子增多,同时还造成了性病和艾滋病的肆虐。以美国为例,在当初性自由思潮的影响下,美国青年16岁时已有2/3的人有过性交经历;每天有2000名少女怀孕,其中一半做了人工流产,另一半则把孩子生下来;在美国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20%是青少年。由此可见,美国性自由给青少年和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有多大。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性自由思潮偃旗息鼓,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了性自由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伤害,欧美各国开始清除性自由思潮,重建社会性道德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多有识之士希望振兴家庭,强调家庭价值及一夫一妻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忠诚的性关系。社会、 家庭和学校也向青少年提出推迟性交关系的原则,要求中学生积极参与洁身自爱运动,并抵制吸毒、嫖娼、卖淫等行为。
历史已经证明,性自由对性道德全面的否定是错误的。 上个世纪,从60年代到80年代,仅仅20多年时间,西方性自由就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艾滋病肆虐这类空前的灾难。然而,要消除性自由的消极后果,却需要很长的时间。例如要制止艾滋病的蔓延,就不是二三十年能达到目的的。
方刚将西方早已摒弃的“性自由”这个洋垃圾搬到了中国,从他推崇的:换偶、血亲乱伦、青少年援交、未成年人自主发生性行为等,这些都是西方上个世纪就摒弃的垃圾,而方刚将这些垃圾涂抹了炫目的色彩—— “人权、自主、健康、责任”,由此,将“洋垃圾”当作新观念、新研究成果加以大肆宣扬,并利用《中学生性教育教案库》和学校教师在中学生中传播,利用他开展的夏冬令营传播,不知道方刚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一些引入西方性教育理论的性教育工作者,常常提到自己编写教案或者讲课标准参考了西方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比如《欧洲性教育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际性教育指导纲要》,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提醒一下使用者,《欧洲性教育标准》和《国际性教育指导纲要》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在中国的任何一所学校进行过实践研究,这些标准和纲要中没有中国的元素,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否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第二,是否符合中国民俗文化;第三,不要将《欧洲性教育标准》和《国际性教育指导纲要》中针对大学生授课的内容和标准,用来对中国的儿童、小学生或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第四,不要为了拼凑出课程,对《欧洲性教育标准》和《国际性教育指导纲要》断章取义,或偷梁换柱,这样做就违反了国际性教育的精神。
另外,也提醒某些性教育爱好者,不要将联合国某个官员说的某句话,作为性教育的圣旨,要分清楚官员的话语中,到底是针对哪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性教育,不要将官员对成年人性教育的发言,当做指导儿童性教育的指挥棒。比如,马文燕在其文章《为这样的胡评而遗憾》中强调了联合国官员李红艳的讲话,见图1中的文字最后一段,我想问一下马文燕:“李红艳话中的‘孩子’,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联合国官员不可能赞同让未成年人自主决定是否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图1
方刚在新发表的文章《论性教育工作者的修养》中,提到了知识储备,见图2,还建议我们看原版英文书籍和资料,学习新知识,见图3、图4。
图2
图3
图4
方刚认为性生理学方面的知识最简单,也最容易,我想问一下方博士,你推荐的西方最新版的教科书,关于性生理方面的知识,你自己没有认真阅读吗,在你主编的《中学生性教育教案集》中,我才打开第一个教案,就发现了四处涉及性生理、性医学的知识性的错误,这些错误我写了这个系列的第7篇中,接着,我继续往后看,凡是涉及性医学、性生理学知识的教案,几乎都存在错误,看来,作为性教育工作者,你认为的最简单的知识,你都储备不足,看着错误百出的教案,你不汗颜吗?不过,你也看不懂执笔者是不是写错了。当然,不做教育,你可以不储备这些最简单最基础的生理知识和医学知识,要想从性社会学跨界做性教育,你还是要补课哈,不然,就像你所说的一样“否则,便很可能成为片面、落伍、无益甚至有害的性教育”见图5。从《中学生性教育教案库》中数十个错误百出的教案来看,你做的性教育真的是有害的哦!
图5
当然,方刚还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水平问题,我觉得,方刚应该先把《中学生性教育教案库》中存在的知识性错误全部改正完毕,我们再来慢慢讨论做研究的水平问题哈。
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