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课堂总结20160227

标签:
转载 |
分类: 善解童贞讲师信息 |
2016年2月27日,我今年第一期孩子课堂,内容是《保护自己身体的隐私》。这次报名上课的家长多数都知道胡萍老师和善解童贞,有一些家长读过《善解童贞》,有的孩子还看过胡萍老师写给孩子的书《成长与性》。在课后交流环节,家长们表示虽然看过《善解童贞》,但当孩子有问题问到我们时,还是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讲,希望孩子能和小伙伴们一起上课,有老师来讲。另外,在课前通知里,我们会通知家长:“请家长在课前跟孩子一起简单了解课程内容”,并附上孩子课堂的内容提纲,目的是希望孩子在上课前就了解课程内容、做好准备。但几乎每次课前都会有孩子问我:“今天上什么课呀?”“善解童贞是什么呀?”,我的感觉是有些家长对于向孩子介绍课程内容这件事感到为难。下面是关于这次课堂的记录和思考。
1.“要和弟弟一起才上课。”
上课前,一个男孩(
结果是我同意B上课,这主要是考虑到家长和孩子的需要,因为家长愿意约亲戚一起带孩子来上课,一定是对我们课堂认可并且有需要,还有一点是我不想浪费学位。为了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善解童贞6-9岁孩子课堂每次只有15个学位,近两期的孩子课堂都是在一天内就报满的;由于有孩子临时请假空出了学位,加上我在跟B的交流中,判断他能够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于是,我看着B说:“如果上课时你不想上了,可以和爸爸提前离开。”他们欣然同意!A看到弟弟要进去上课,也立刻走进教室。在上课过程中两个孩子的表现不一样,哥哥虽一言不发,但听的很认真,弟弟上课很投入、踊跃发言。
思考:这次我让不足龄的孩子上课,从善解童贞的课程组织规则来讲是不符合的,在报名过程中我们一直严格遵守对孩子年龄的规定来,只有符合条件的孩子我们才安排学位,我们希望并感谢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而在上课现场灵活处理实际情况,符合了善解童贞人文关怀精神——我们整个课堂(包括课程组织和课后交流环节)对家长和孩子的包容、接纳、帮助、尊重、和谐。如果孩子家长和孩子已经来了,刚好还有学位,而孩子的年龄与报名要求相差不是很多时,是可以考虑让孩子参加课程的,这可以由当天授课的讲师来判断并决定。
2.“老师,我很焦虑!”
在课后,一位7岁半男孩(以下称C)的妈妈向我说出了自己的焦虑。
C妈:“儿子睡觉时让我把手放在他的小JJ上,说那样他很舒服。”
我:儿子是跟你一起睡吗?
C妈: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儿子会跟我一起睡。
我:要和孩子分房间睡觉了!
我想起在上课时,C说过自己有房间的,但那只是他玩的地方,只有床,没有被子。
我:“那你就和妈妈说,我需要被子,我可以在自己房间睡了!”
当时男孩笑着点点头。
C妈:儿子经常是和爸爸一起洗澡,我不希望那样。
我:那你就和爸爸说“儿子可以自己洗澡了。”
C妈:“我说没用的......”(边说边无力地摇着头)
在课堂里C明确地说过:“其实我自己可以洗澡的,可是老爸总是要和我一起洗,我都受不了啦!”我当时给孩子的建议是:今天爸爸没来,可是妈妈来了,回去后可以和妈妈一起跟爸爸讲:“我长大了,可以自己洗澡了,以后洗澡时要把门关好。”孩子听后笑着点头。
思考:(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会赋予孩子力量,孩子需要父母的信任、帮助和支持。男孩C已经在课堂里表示愿意在自己的房间睡觉、愿意自己独立洗澡了,希望回家后在妈妈的帮助和支持下可以尽早开始独立睡觉、自己洗澡,让孩子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独立和长大。(2)在这次课后交流环节,
后记:在写课堂总结的过程中,我曾把上面关于男孩C的内容发给C妈看,问C妈有没有写的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