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要学会使用体态语

(2007-09-14 00:05:53)
标签:

文学/原创

教师

教育

校园

教学

分类: 教育札记
     这是我很久很久以前写的一篇论文,在整理资料时无意发现,发到博客上且作纪念。

 

教师要学会使用体态语

 

 

    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不仅包括教学的有声语言,还包括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师说话的“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教师教学的面部表情以及用以辅助教学的动作手势等,它是一种“无声语言”。教学体态语言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不单靠听觉,同时也离不开视觉,教师的表情动作学生都看在眼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不光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表率,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课堂形象,时间久了,潜移默化,将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教师不但要设计好教学有声语言,还要塑造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形象。如何塑造良好的课堂形象呢?

    微笑式。微笑能使人心情轻松舒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微笑能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产生一种亲切感。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调节好自己的面部表情,并适当地加进笑的“佐料”,来活跃课堂气氛。这种“微笑教学”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心理上得以沟通,营造出一个欢快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切忌板着面孔上课,因为这种冷峻的面部表情会使学生产生胆怯心理,时间一长学生心理上就会受到压抑,造成心理障碍。有些教师不注意这一点,上课时表情严肃冷峻,一副“严师”形象,结果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紧张害怕,影响学习效果;这时教师的微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产生心理共鸣。

    沉稳式。就是要求教师上课要沉稳老练,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种教态能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教师的应变能力是稳定课堂秩序,活跃课堂气氛和顺利进行教学的保证,是评价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如一位教师在板书时写错了一个字,被学生指了出来,他镇定地说:“老师由于粗心把字写错了,小朋友们做作业能不能马虎呀?”学生一齐说:“不能。”既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教育,又活跃了教学气氛。再如一位教师上公开课,准备的小黑板较多,上课时连翻两块都没找到所用的题目,为了避免尴尬,灵机一动说:“这道题躲到哪去了?”既为自己解了围,又显得幽默风趣。那么怎样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沉稳教学呢?首先,教师要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熟记教学步骤,这样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临阵不乱。其次教师还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实际,通过调查询问掌握学生的原有基础、接受能力等,课堂上因材施教,随机应变。此外教师上课时要精神焕发,充满自信,消除紧张心理,努力做到“心静”,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能镇定自若,不慌乱,不急躁,灵活妥善地加以处理。

    含蓄自然式。教师的教态要自然得体,含蓄生动,切忌呆板生硬。要能够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不能机械重复。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学生都看在眼里,如果教师的动作机械呆板,没有新意,学生便会产生厌烦心理,提不起兴趣。如有些教上课时喜欢来回走动或重复做一个手势,这样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自然得体,含蓄生动。这样的教态符合人的审美心理,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三是仪表端庄整洁,朴素大方。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特别是女教师,不能浓妆艳抹。

    启发式。要求教师的表情动作要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要把启发性原则贯空在动作设计中,使自己的教态富有启发性。教师的每个动作要能配合所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思考问题。

    掌握体态语的使用,塑造良好的课堂形象,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从日常教学抓起,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良好课堂形象不是靠几节课就能树立起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处处留心。做到“三多”,即多听一些好课,多看一些教学录像,并对照自己多想一想,认真揣摩,改掉不足。其次,要从生活细节着手,与做人相结合。教师的生活小节或行为习惯也会影响教师的课堂形象。如语言散漫随便、过分修饰打扮、衣冠不整等,都严重影响教师的课堂形象,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博取众长,持之以恒地培养,从而塑造一个独特的完美的课堂教学形象。

                      (注:此博文曾发表于中小学教学百科语文教法篇)

教师要学会使用体态语

我的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学生的提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