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充满诗意情感的行走

(2013-10-26 21:22:55)

充满诗意情感的行走

——张梦阳《走访科罗拉多》序

 

刘剑梅

 

    张梦阳叔叔两次到美国探亲(他的女儿在美国工作),也两次到美国中部的科罗拉多高原看望我的父亲(刘再复)。通过我父亲的引荐,又见到了李泽厚伯伯。张叔叔真是 有心有识之士,他珍惜这一诗意的瞬间,并通过文字记录了这一瞬间,写下了《科罗拉多的晚霞》、《再访科罗拉多高原》等系列散文。这些散文情感真挚,文字洗练,又很有思想。它让人们知道,中国是思想者还在努力思想,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还有另一种存在方式。这是近乎隐居在“达摩之洞”的面壁方式,入乎“象牙之塔”又出乎“象牙之塔”的方式,与当下的浮华世界完全不同的方式,但又是思想者本应有的方式。在“达摩之洞”里,不受外部世界的干扰和诱惑,专心致志地读书、思考与写作。完全是一种“沉浸状态”。有这种状态,才能走进深邃的精神生活。二十多年来,父亲和李泽厚伯伯正是处于这种状态中(生活在“潮流”之外与“风气”之外),所以愈思考愈深,在学术层面上和思想层面上都作了许多重大突破。我觉得父亲最有深度的书籍与文字,都写于科罗拉多高原。他的《红楼四书》、《双典批判》、《漂流手记》十卷都是高原的产物。而与李泽厚、林岗合著的《告别革命》和《罪与文学》,也得益于科罗拉多自由安宁的环境。张梦阳叔叔凭借他的学识与眼光,认识到科罗拉多两位中国学人不同凡响的人文价值,知道他们的重要性,因此,不远万里一访二访,并写下了感触至深的文字,如实地记录下两位思想者的精神状态、哲学理念和生活方式。我敢肯定,这些散文不仅有情感价值,而且有文化历史的价值。

    张梦阳叔叔比我父亲大约年小六七岁。他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后,常到我家。一九八一年他协助我父亲给周扬起草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活动的主题报告。之后他就全身心投入鲁迅研究,独立编辑出版了像“辞海”那么大篇幅的“鲁迅研究资料汇编”,一共四部,重得让我拿不动。对着这一规模巨大的文字出版工程,父亲对我说:“你要研究鲁迅,这里什么资料都有了。”他还感慨:“只有张梦阳这种拼命三郎才做得出来。”真的,如果不是有超人的勤奋,绝对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这部大资料集,美国和海外的许多大学的图书馆都有收藏,给海外的鲁迅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张叔叔这一贡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说,仅此一功,他就值得我们深深尊敬了。

父亲到了海外之后,仍然与张梦阳叔叔有联系。父亲说到他,总是说:“梦阳有两个特点:一是拼命硬干,勤奋到极点。他是书痴、书迷,在我的朋友中,他不能算特别聪明,但很有成就。许多创造成就的人都不是精明的人,而是有点‘傻’的人。二是很讲义气,对朋友很真诚,是一个敢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他不仅对学术有信念,而且对朋友也有信念。”父亲概说的这两个特点,是张梦阳叔叔的“品格优势”,因为有格外勤奋、格外真诚的心性,所以他得到父亲的信赖,也得到李泽厚伯伯的欢迎。所以,“走访科罗拉多”的系列散文,也就有血有肉,言之有物,即有情节,有理念、有思趣,有诗意。

    我对张梦阳叔叔的了解当然不如父亲那么多,那么深。但是,我读了他的两大卷《中国鲁迅学通史》和《阿Q新论》、《悟性与奴性》、《苦魂》三部曲第一卷之后,得到许多教益。国内外研究鲁迅的很多,但像他这样既集鲁迅研究资料之大成,又著鲁迅学之通史,现在又写多卷本的鲁迅纪实小说,把毕生精力全都投入鲁迅的研究,恐怕只有他一个吧。这也足以证明,梦阳叔叔对鲁迅的理解之深,情感之深。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不管从思想深度还是创作天才着眼,都是其他作家难以比拟的。张梦阳叔叔不管他人对鲁迅的评价如何起落,他只坚守自己的信念,“放下百家,独尊鲁迅”,这不仅是对鲁迅的忠诚,也是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化的忠诚。当下学界,卖弄“学术姿态”的很多,执着于思想真理的很少。张梦阳叔叔对鲁迅这种“坚定不移”的热爱,说明他是一个对学术充满信念与对真理充满热情的人。而这种“人”与“精神”,恐怕正是我们这些晚辈学子应当好好学习的。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香港清水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