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1982年7月与陆先生合影于庐山
题图二:陆先生在庐山赠我的论文
一晃,大年初七,春节长假画上句号,电视新闻在盘点今年春节的出游人数3.08亿,影院票房收入68.67亿,暌违三年
......,
春节未外出扎堆旅游,家里蹲,正是忆旧之佳时。写了5篇,今日写最后一篇:怀念恩师陆谷孙。
与陆先生相识于复旦,却无缘做他的学生。1978
- 1980进修与杭州大学,陆先生应邀来讲学三日,轰动杭州,三易讲学地点:大教室 → 阶梯教室 →
大礼堂。我曾经和俞璟璐到华侨饭店拜访老师。1982年,到庐山讲学三周,同住一楼,陆老师携夫人女儿同往,白天听课,傍晚一起走小径,听山泉,看暮色,1986年暑假又到连云港听陆老师讲课10日。陆老师开玩笑说:我的“存货”都给你了!听陆老师授课,
极品,享受!更重要的是,我从中得英语之研学之真谛。可借陶令之言写之: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983年始,屡获台州师专的教学奖和科研奖。在全国各地的大小刊物发表英语研究论文30余篇,1989年出版专著《英语记趣》(后被台湾笛藤书局购买版权)。
1993入交大后,任《科技英语学习》主编10年,陆老师曾为小刊亲自撰文,《英汉大词典》出版后,我曾发表5篇文章为其“助威”(陆老师爱用此词),其中一篇长文发表在1994年1月14日《光明日报》,题目:英语语言学的发展与《英汉大词典》。陆老师为我女儿批改英语作文,给我的私信多达数十封。
无缘复旦做弟子,传道授业在各地。今生未负恩师心,衣钵相传不敢弃。
陆谷孙先生的墨宝
1/
为我的《英语幽默语言赏析》一书所写的序言(1-3幅)
2/
为我写的一封推荐信(为获得包玉刚先生出国留学基金)
3/
为我的《英语写作纵横谈》写给出版社的一封推荐信
4/
2000年1月3日给我的一封私信
5/
1982年7月在庐山给我的一篇关于Hamlet论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