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走马禾木
图瓦人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新疆现在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
禾木,是图瓦人集聚的最大村庄,面积达3000多平方公里,全乡有蒙古族有1400多人,他们的木屋散布在山地草原上。
禾木 --
北疆额尔济斯河流域的世外桃源!
2009年9月15日,我们来到禾木,这一日,恰逢中国摄影家协会正在那儿举办2009金秋摄影大赛!
从贾登峪出发,车行一个半小时,到禾木。限于时间,我们一行只能徒步登上一个山坡,上山的道路皆木制栈道。上,了山坡,想不到是一个开阔地,四周可以俯瞰山下村落,一幢紧挨一幢的小木屋,小木屋为金秋的桦树的黄叶所包围,木屋的炊烟袅袅升起,一丝一缕地环绕在树梢上,弥漫在田野中,那样的景致会让游人油然而生一种悠然宁静之感,宛如童话世界啊。多么想下山进村,导游:很抱歉,我们没有时间啊。导游善解人意,安慰道:近观不如远看。旅游总会留点遗憾,多多少少
......。
大平台上,有几匹马在转悠,马主人皆图瓦人,蒙古族人。
--
能上马吗?(我问,担心她不懂汉语)
--
能,十元钱骑半个小时。(对方不仅懂汉语,而且能流畅表达)
于是,兴冲冲上马。高头大马啊,斯琴丽娃 -
马的主人用力扶了我一把,让我上马。
骑在马背上的感觉真好,晃晃悠悠,斯琴丽娃又十分健谈。
-- 你从哪里来?
-- 上海。
-- 上海,在我们心目中,太伟大了!
没有想到,斯琴丽娃竟然用了“伟大”二字。我答:禾木最美!
此言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
禾木是个好地方,草原水热,条件良好,年降水量达600毫米,草的生长期有5~9月,草高20~50厘米,覆盖度90%以上,附近一带的牧民都到禾木来,这里既是夏牧场,又是冬牧场。
-- 你的介绍咋的这么专业。
-- 村里对我们培训过的。
-- 就你们五六个马主人?
--
不,有几十个马主人上山做生意哩。
-- 咋的之间五六匹马?
--
我们大家轮流上山的,有钱大家赚嘛......。
哈哈哈......,斯琴丽娃笑了,笑得纳闷爽朗。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有一种地方,风景在路上,有一种旅游,风景留在心中”。禾木之美,离它而去后,反而心中那如诗如画的景色在不断浮现,被勾勒得更为清晰。
图一
登山先过桥
图二 油画乎?照片乎?湘绣乎?
图三 禾木村一隅 -
登山途中所见
图四
憾不能入村!
图五
亦可骑马登山
图六
到达山顶平台
图七
山顶周边有木制行道
图八
鸟瞰禾木村
图九
骑马绕山顶一周
图十
斯琴丽娃 - 马的主人【蒙古族大嫂】
图十一
憾不能在此村庄小住几日也!!
图十二
开阔山顶
图十三
我从远方来
图十四
马背小憩 过一过马瘾
图十五 白桦林 -
自幼心中的童话世界
图十六
心中依依
图十七
健步下山
图十八
抬头所见
图十九
我从画中走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