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莫干云雾
题图二:名山亦有名山累,雾浓气湿秋入梅,
莫干之憾,莫过于云雾潆绕,空气潮湿,以至于棉被摸上去也湿兮兮,潮兮兮。这种日子有点像上海的黄梅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当然,从照片上看,朦胧感,似乎给人仙境般的感觉,其实,体感并不佳。
有半日,太阳普照莫干山,众游客喜出望外,纷纷把洗而未干的衣服晾到三楼的大阳台上。晾晒半日,终于晒干!喜悦之情,有点儿像北欧百姓见到久违的阳光一般。
友人问:为啥到最后一日(9月2日)的黎明才直奔旭光台观日出?
其实,君有所不知也。几乎每日黎明,驴友和我都要拉起窗帘,看老天脸色。一次次的失望!窗外浓雾一片,啥也看不见。岂能贸然去观日出。
再加上,曾经在黄山、泰山、峨眉山有过一次次观日出的激动,有过一次次徒劳失落。所以,对于观日出,有点儿心灰意冷。
就是9月2日黎明,不见浓雾锁山,一路小跑,汗湿衣衫,可惜,到了旭光台,东方欲晓,但是灰色的云层又挡住了那一轮跃出东海的旭日!
心诚则灵。居然在失望之际,在沮丧之余,一轮红日突现东方云层......。
有一位著名学者,叫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士也,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他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是《
莫干山上的风雨 》。全诗如下:
朝朝暮暮,尽是风风雨雨,挟着些云云雾雾,向高山喷喷吐吐。
花翻草覆,藤飞树舞;不管淋漓零乱,颠狂得不由自主。
记得满山楼阁,参差无数;怎朝也白茫茫一片无寻处,
怎暮也黑漫漫一片无寻处?亏它近处几星灯火,
云雾也难遮住;到晚来依稀透露,约略是邻家三五。
此诗写出了莫干山云雾的美及无奈!
本辑照片,称为“莫干之憾”,几乎覆盖了在莫干七天!专门挑选了山上雾景。看官不妨细看。
图一
莫干山第二日的早晨窗外所见
图二 名楼隐形
图三 莫干山第三日在武陵村
图四
模糊更见苍茫
图五 雾中“枕头山”
图六 莫干山第四日中午时分
图七 雾中看花
图八 桂花沾着雾珠
图九 诗情画意?
图十 雨耶?雾耶?
图十一 从雾中走来
图十二 如此雾气,开窗不宜
图十三 莫干山第五日之晨
图十四 雾中游客
图十五
云雾山中
图十六 白云山馆之阳台留影
图十七 雾气,迎面扑来
图十八
隐约可见
图十九 能见度有限
图二十
与在新疆西藏的远眺,有天壤之别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