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终于见到了你 - 壶口瀑布!
题图二:瀑布落下陡坡,沿着窄窄的河道东区,对岸就是陕西省了
等下了毛驴,才定下神来,集中心思,细看眼前的壶口瀑布。
第一眼,有点儿失望,所谓瀑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宽阔,水势也没有想象中的浩荡,黄河和长江,在我的心目中是并列的,但是眼前黄河的水量,无法与长江相比,黄河,你原来是一条“小河”啊?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一种心理常态也。1967年2月第一次见到杭州的西湖,地点在现在的一公园,那时的一公园民居麇集,生活污水,哗哗地直接流入西湖。
这就是西湖?所谓人间一粒明珠?
我曾经到过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城市,那儿的用水,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全靠黄河啊,为了争黄河之水,闹出不少纷争。
久久驻足壶口瀑布边,听那轰然的水声,观那薄雾般的水汽,看那奔腾的河水......,渐渐地,我的思维回归现实
-
没错,这就是黄河,就是《黄河大合唱》的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啊。就是古诗里的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点水量,能穿省过县,最终“入海流”吗?显然,水量不足,在此,我终于相信,黄河最近30年,每年皆有断流的记录,少则几十天,多则两百多天。
断流始于1972年,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断流河长上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上。1996年,地处济南市郊的泺口水文站于2月14日就开始断流;利津水文站该年先后断流7次,历时达136天。1997年,断流达226天,为历时最长的断流。
从2000年开始,随着小浪底枢纽一期工程竣工开始发挥调蓄工作,黄河断流现象停止。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20世纪60年代为575亿立方米,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半多。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在瀑布边上,导游告诉我们:
根据数据的统计,自2000年之后(含2000年),黄河没有再断流。2003年河南兰考反而还有一次决堤。
黄河不断流有多种原因,首先是因为气候,气候都有一个周期,90~99水少,华北普遍干旱,所以黄河断流,现在雨多了,自然就不断流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用水量的控制。90年代的黄河水是由各省自用,上游省份用多少水都可以(比如宁夏种水稻),到了下游黄河水就很少了,下游黄河河床很高,根本没有支流,主河道水少了,又没有新水源注入,自然就干了。后来,黄河的水资源开始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调配,就是控制每个省用多少水,这样保证黄河一直有水入海。
还有就是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2001年),说白了就是一个大水库/水电站,虽然现在大家对修水库有很多诟病,但是大河上的水电站还是要服从水利部门的统一调度,就是说以保证用水优先,发电次之。所以如果下游水不够了,可以放一些水,加强了防洪抗旱的能力。
要认识黄河,一定要到壶口。--
我这么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