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归来致友人(5月29日,周二中午)

(2007-05-29 11:14:29)
分类: 断想不断
列位看官,杭州归来已近一周,给友人一信。其中有如此一句,值得记取。现在,你若还年轻,先记住此言备用;你若有退休老人,那么,不妨转赠此言;你若已到退休年龄,钱已够花,却甘心沦为“钱奴”,发挥所未“余热”,那么,就请你三读此言,三思此言哟!身边多少老人,在上演“钱奴”悲剧!
    退休之后,人生大多只有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乃“金银”;第二个十年,乃“铜铁”;第三个十年,可能就是“废铜烂铁
 

WW,你好!

    杭州回来,心情如洗。

    明智、理智、睿智!我的夫人。

    -- 也许真的不该申报博导!非博非硕的我,连本科都靠“回炉”完成!

    -- 也许真的不该申报博导!现如今的学术氛围,于我 -- 如鱼儿出水,如鸟儿离林。翻译要挂靠那些艰深的理论,尚可理解,可是,翻译,却已经如此远离了翻译。-- 我茫然、我踌躇、我惆怅。

    -- 也许真的不该申报博导!昔日投稿,有弹无虚发之快,有主编索稿之乐,那是唯质量是求之年代,现在,旧景已不再。

    天意更难违!我的上苍。

    -- 也许真的应该申报博导,博导成就了我的巅峰之作 -- 《翻译美学》;

    -- 也许真的应该申报博导,停止招博,candidates们先后上演“变脸”,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我看了个真真切切,千载难逢;

    -- 也许真的应该申报博导,博士生,挺棒棒的,响当当的。-- 不过如此而已!几年交道,终于让非博非硕的我,让我看了个清清楚楚,机会难得。

    摩卡夜话,让我清醒。今后欲以新眼光看人待人,实践我的第一部小说中的一句议论 -

    列位看官:对别人的认知和判断,存在一种“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即某人的突出特征或品质,犹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在光环笼罩之下,观察者就无法注意到他的其它特征和品质。所谓“一俊遮百丑”,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晕轮效应”,其实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在认识别人的时候,往往从某人的“亮点”出发,而以“亮点”概面、以“亮点”概全……。

    过上了退休生活,让我“惜福”起来!

    生活中,原本寻常的,变得精彩起来;

    生活中,原本精彩的,变得顶级灿然起来;

    生活中,原本囫囵吞下的,变得细嚼慢咽起来;

    生活中,原本细嚼慢咽的,变得味觉敏感起来!

    起来,起来,起来,来!

    人生何其迅捷!退休之后,人生大多只有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乃“金银”;第二个十年,乃“铜铁”;第三个十年,可能就是“废铜烂铁”。-- 女儿才女,如此委婉提醒她亲爱的老爸。

    安度晚年,享受夕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汉语写作、旅游观光、锻炼休闲、甚至包括做做家务,跑跑菜场,看看电视,晒晒太阳。

    健康指标,达到近十年最佳;

    家庭亲情,达到空前的温馨;

    写作之趣,达到忘我之境界;

    快乐天性,达到发扬及光大。

    回沪“子弹头”,风驰电掣;车厢内,安静平稳。

    念及旧事,念及摩卡,竟至泪下。

    同行人问:你怎么掉泪啦?

    我答 – 喜极而泣。

柳岸居士

2007年5月29日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罚(2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