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罚(1)

(2007-04-16 12:54:12)
标签:

文化

 

 

【天罚】

天 罚

 

总目录

 

I.内容梗概

II.题记

IV.故事目录

V. 故事正文

 

I.内容梗概

 

社会转型。各行各业,都经历着脱胎之痛,换骨之变。大学校园,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冲击和变革。小说描写了目前社会的“多事一角”— 教授、博导的情感际遇、学术困惑及其人生考验。冯渊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候选人英梅之间的纠葛,让一个美满家庭毁于一旦;黄一帆教授和他的硕士生英梅之间的故事,让一个知名教授寻死觅活;英梅,长着一副美女相,却有一颗蛇蝎心。她的成长历程,曲折可悲,她的所作所为,惊心动魄,她的结局,发人深省。在她的身上,浓缩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 – 当一个外表漂亮的女性,娴熟利用并巧妙开发其“性别资源”的时候,其为祸之烈,非常人能想象也。此外,新一代教授和青年学子所面临的人品危机、学术危机、情感危机在本小说也有生动演绎。其警世作用,超出校园。

小说情节故事,纯属虚构。敬请各位看官自清自明。

 

 

 

II.题记

 

问世间情为何物? -- 只教人生死相许。

深藏于心底之情感,你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愁,为它乐,独品甜蜜,独咽焦炽。今天将两位教授及其周围人群的隐密情感公布于众,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个人情感之范畴,故事本身,既是现如今“人品危机”的一面镜子,又是一份折射学界的最新社会档案。

《旧唐书·魏征列传》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博字悲情三部曲》帮助人们解读当今社会的幸和不幸,遽变和守恒,革命和反动。

 

 

IV. 故事目录

 

上篇

 

第一章 再次握手

第二章 邂逅普陀  

第三章 枕河有梦  

第四章 花雨宾馆

 

中篇 

 

第五章 你来我往  

第六章 身在此山  

第七章 心潮逐浪

第八章 咫尺深渊

 

下篇

 

第九章 恍惚出走

第十章 天目洒泪

第十一章 红瘦绿肥

第十二章 华山问签

第十三章 新与妻书

第十四章 危安损益

 

V.故事正文

 

   

上篇

 

第一章 再次握手

 

2001年7月15日。

上航FM9221航班腾空而起,两个多小时后,降落兰州中川机场。

拖着红色拉杆箱,步出机场,冯渊来兰州西北大学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翻译学术研讨会。

手举各式各样的迎客牌,翘首张望,接机者簇拥在机场出口处,其中一块醒目而别致:上海冯渊博导,欢迎!欢迎!举牌人是一个年轻女子,亭亭玉立,双目含笑。冯渊还没到牌子前,女子就上前几步,伸出右手:“欢迎你!欢迎冯教授。”

问也不问,这女子怎么就认出我了呢?-- 不过,有点眼熟。

“贵人多忘!”女子浅浅一笑,知道冯渊一时记不起她了,“两年前,我们在普陀山的百步……”

两人曾邂逅于普陀山的百步沙,当时,她在南京金陵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导师黄一帆教授带了她游普陀山。冯渊携妻带女,也去了“海天佛国”!

“哦,记起来了!”

“我叫英梅,兰州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在会务组工作。”

“普陀一别,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啊!黄一帆教授也来与会吗?”

“本来要来的,回执也寄过来了。可是,几天之前,黄教授发来邮件,说自己病了。”

从冯渊手里夺过拉杆箱,她领着冯渊走向候机楼外的奥迪轿车。仔细打量,一个西北女子,怎么就长得像江南女子?水灵灵的,黑发中夹杂着几缕挑染的黄发,肤色白皙,身材修长,眼睛虽然不大,却秀气闪闪,既会说话,又透出妩媚,张嘴一笑,露出白玉般的牙齿。两道微微上翘的剑眉,添精气神儿!两人并排,冯渊仍能感受到走在左侧的她,高挑又不失丰满,步履轻捷而弥满性感 – 使人想起一部小说的书名 -- 《丰乳肥臀》(Big Breasts & Wide Hips)。 

江南的山峦,郁郁葱葱,满目翠绿。车窗外,山坡上的树木明显是人工种植的,稀稀落落,尚未成林,绿难遮黄,土石裸露。一下子,冯渊似乎还难以调整“视觉定势”。山坡上还有喷灌设备,那一个个喷嘴左右摇头,向天、向树、向地、向四周,喷去晶莹水珠。这景致吸引了冯渊,想好好看看,又不能把英梅“晾”在一边。

-- 喷灌的水是从哪里引来的?

-- 黄河呗!黄河要是断流,这一带就成罗布泊了!

-- 真想趁这次会议的机会见见黄一帆教授。你是英语硕士,在南京找一份工作还不容易吗?  

-- 哎,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这个问题。人人都这么想,大西北怎么开发呀?(朝他狡黠一笑)

-- 嗯……(一时语塞)

-- 你是参加会议的唯一的少壮派博导!好几次,我想给你打电话,都忍住了。

-- 你又不知道我的电话号码。

-- 会议回执上有你的手机号码。

-- 哦----

-- 那为什么不打电话给我呢?

-- 考考你的记性呀。

-- 怎么考?

-- 看看你能不能一眼认出我来!

-- 噢----,要是在南京,我能一眼认出你来,在兰州……,没想到。

各位看官,《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把人际关系的消长归纳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风”。-- 至理名言也。你看,两人第一次交谈,“风向”已初显。一边儿是教授加博导,一边儿是硕士加年轻教师,可是,“风向”并不依身份而定,前者不停地“哎”呀、“嗯”呀、“噢”呀,后者,则始终占据上风,谈笑自若。

会议举办地在学校宾馆。办完会议报到手续,英梅又把冯渊领到客房。

推窗见黄河。

“兰州的夏天不需要空调,”英梅似乎看出了冯渊所想,盯着冯渊,身体和他凑得很近,能嗅到一股香水味。

“兰州人夏天可省钱不少。”喜欢漂亮女人是男人的天性,他突然转换话题, “比上次所见,你更年轻,更漂亮了!” 

“怎么可能呢!”英梅斜睨他一眼,满脸绽笑,“百步沙的第一眼,你就是我心目的帅哥,学问做得那么好!”

有人敲门。

“一路辛苦,好好休息。晚餐后,我再来。”英梅告辞。

在一大摞会议论文中,他发现了英梅的论文。题目就不寻常:一桥飞架 天堑可渡 -- 浅议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论文内容直指目前国内翻译界的敏感问题,见解独特,才气逼人。
心有灵犀一点通!英梅的观点,正是他最近几个月的思索。 

“笃,笃!”两记敲门声。

“哦,是你。”

“去看演出吧。”英梅邀请,“为了排演这场演出,学生暑假都没回家呢。”

“我不喜欢看演出。论文精彩,不亚于看演出吧!比如你的论文,就让我眼睛一亮。你们学院,藏龙卧虎!”

三请四邀,冯渊仍坐着不动,说他想看论文。其实,此乃借口。---- 刚才的会议晚宴,英梅陪同一位校级领导,右手执一瓶西北名酒“西凤酒”,左手举着酒杯,“巡游”餐厅,驾轻就熟,许多酒席套话,信手拈来,许多妙语,甚至有准“黄段子”,他闻所未闻。除了酒量惊人,更让冯渊吃惊的是,是她的轻佻举止和浪声浪气,活脱脱一个陪酒女郎!冯渊生疑 ---- 这是一个学术会议的聚餐吗?与冯渊同桌的马振国副院长插嘴道,英梅酒量好,人漂亮,经常被学校领导拉去陪酒,越喝越能喝。个别同桌称之为“交际花”。

“不看演出,我陪你沿着黄河去散步吧。”见冯渊仍不起立,她索性动手,“唉,当教授的架子真大!” 

硕士生和博士生给冯渊一个外号,叫“三句OK”,意思是,只要你求他三句,他就会OK了。现在,英梅不仅动口,而且已经动手,冯渊当然也就欣然OK了。

黄河,横在大门外。路灯整齐划一、造型别致,河滨大道,比白天更美。灯光下的绿化带,也更葱绿,漫步其间,犹如置身江南。

浑浊的的黄河水,波涛滚滚,多少年来,不知疲倦地向东流淌。今晚,月色皎洁,水面银光闪闪。在绿树夹道的河滨漫步,冯渊心情很好 -- 每次外出讲学或是与会,好似“换一种活法”。暂离课堂,暂别书屋,来到陌生之地,呼吸新鲜空气,会见新朋旧友。回到上海,身心一洗。

小学音乐老师每两周开设一次《聆听与欣赏》。那时,冯渊就曾经被“黄河大合唱”所震撼。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气势磅礴的朗诵词,又在他的耳畔响起 --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船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

对黄河心驰神往久矣!可是乘坐火车路过黄河,从车厢里看黄河,总不过瘾!值得庆幸,宾馆房间的窗外,就是黄河!

-- 对不起,今晚出洋相了。

-- 啥洋相?

-- 刚才的酒席上……,其实,我也很无奈,既然干会务,又被学校领导拉着,硬了头皮,逢场作戏,献丑啊!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

-- 套话!谢谢你的理解,就可以了,怎么扯得上“支持”呢?(总算占了一次上风)

-- 哦,你的理解太让我激动了。

-- 这两日,我可以枕河而眠哟!

-- 此河非彼河!

-- 此话怎讲?

-- “枕河”二字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那首诗呀。

-- 那首诗怎么讲?

-- 你考我啊?-- 君到苏州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 哦?不错。

-- 冯教授,百步沙一别,读过你的不少文章,还读过你的一本专著。现在,我上课用的就是你编写的翻译教程!我天天和你见面。

-- 怎么可能呢?

-- 怎么不可能?书的扉页上有你的照片嘛。

说着,她的小手牵住了冯渊的左手,大胆而又果断,边走边说,自然和谐。冯渊心头一颤,被牵的手轻微抽动,却始终没有、也舍不得挣脱她那酥软温润的手心。-- 刚才的“陪酒女郎”的形象,就在这黄河边,轻声曼语地聊了几句之后,就被“才女”取代了。

到底不一样,一个西北女子,当问及她个人情况时,就像“竹筒倒豆子”。他很快就摸清了她的底细,属于“绝对隐私”的概况:她31岁。有过短暂婚史。现在单身。打算调离兰州。还想考博。还有,童年和少年时代在不幸中度过。等等,等等。

-- 天下女人,其实,多少都有点神经病。你看,二十岁的女孩,别人没问她的年龄,她会主动告诉你,到了二十七、八岁,年龄怎么就成了秘密,人家问她几岁,她让别人‘猜’,猜大了吧,她马上说你猜错了,猜小了吧,就不声不响地偷着乐!掌握了女孩的这种心理,坏男人就故意‘低估’你的年龄,讨你喜欢。干嘛呢?年龄写在脸上,很简单呀!

-- 这是你们西北女子的性格,江南女子可跟你们不一样。

-- 人家江南女子是小家碧玉,纤秀,漂亮,能干,乖巧。

-- 不过,你的长相比江南女子还江南女子呢!

人的感情,比较复杂。再次握手,相隔两年,两年的“时空呼应”对两人的感情而言,不失为一种“催化剂”(activator)。当时邂逅于普陀山的百步沙,匆匆一面,没说两句,可是,今夜散步,冯渊视英梅为“故人”。她的论文,她背诵的杜荀鹤的诗,扫荡了“陪酒女郎”的形象。

 

正是江南溽暑时,此地却凉风轻拂。海阔天空,慢慢悠悠,路人稀少。

-- 我漂亮,是吗?

-- 嗯。

-- 我相信你,你是研究美学的,你是美学家。

-- 可我研究翻译美学,可不是研究美女的呀。

远离路灯。硕大的乳房挨上了他的右膀。甚至,就在这一刹那,她的体温,她乳房的上下晃动 – 他都感受到了。微微一挪,臂膀脱离乳房。手,仍然牵着。

很快,又贴紧了。他犹豫、他彷徨、他没有刻意挪开。搭着英梅的柔手,感受她的体温、乳房,感觉乳房的轻磨慢蹭,时松时紧,时轻时重……,皓月当空,除了绿化带外的公路上偶尔驶过的车辆,一切静悄悄 ……。

从不在意别人服饰的冯渊,今晚却在意了 -- 低胸白色连衣裙,紧束的腰带,托起两个丰满的玉峰,胸前,乳沟微露,性感,而又高雅,思想趋于保守的女性,不愿显露乳沟,在他看来,要比显露肚脐美得多!冯渊认为,美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是朦胧。朦胧,产生联想的、引发展望。作为“过来人”,他认为,趣味高雅的男人,更多的是停留在一种美的欣赏层面上。男人内心承认,乳房美,女性美之“半壁江山”也。

各位看官:希望自己的老婆是淑女,别人的老婆都是淫妇。-- 很多男人的心态。当今社会,男人受到的眼球刺激正在加剧 --  女人,除了思想开放,身体也开放。君不见,大街小巷的多少时髦女郎“衣不遮体”!低胸上衣,再配低腰裤衩,步履匆匆,招摇过市。低腰,渐成时尚,且越来越低,到了“危险”极限。不仅亮出肚脐,方圆(半径)约5厘米,还大胆“留白”,且留足了白!本属隐私部位,现在就这样明晃晃、白花花地,闪亮登场。周围的男性,当然不乏置若罔“见”的坚定“左派”,但是,“中间派”或“右派”毕竟占多数。老的、小的、已婚、未婚,白领、灰领、时髦、守旧、高学历、低学历 ……,常常忍不住一瞥(注:多为“斜乜”),这“一瞥”,五味杂陈 -- 有审美者,审美后负疚的;有好奇者,好奇后诅咒的;有暗羡者,暗羡后自责的……。夫妻出行,她然发现他在“斜视”,目光正射向“留白”。他,很可能遭她的白眼,甚至臭骂。逛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女人暴露,男人叫苦!

男女交往,女人更有心计,更擅长掩饰。臂膀贴着乳房,他脸颊微烫,心跳呼吸都产生了微妙变化。表面风平浪静,但已经听多说少。她,感觉到了他的变化,内心满足于他的变化。她,就不一样。若无其事,照样侃侃而谈,照样嘻嘻哈哈。微风飘来,英梅口中的酒气,淡淡的,他能嗅到。动手还动“乳”,这个动作,是否与晚宴上的豪饮有关呢? -- 说不准。

她的语速很快,这从一个方面揭示了她的个性。他自然想起了在美国读博时,听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语速慢,为人厚道,性格内敛;语速快,处事精明,个性张扬。

女人一漂亮,便与“红颜祸水”、“红颜薄命”(a beautiful girl has an unfortunate life)挂钩!三十出头的她,要学位,有学位,要容貌,有容貌。然而,其“人生进程”,却落后于同龄人,相貌平平的女子,到了她这个年龄,或许什么都有了 -- 老公、孩子、两室一厅(或三室两厅),有的,还有私家车、一官半职,等等。眼前的她,婚姻受挫,至今单身,几乎一无所有。哎 ……。

 “英梅!英梅!”

绿化带外的公路上传来喊声,循声望去,是学院的马副院长!他已经翻身下了摩托车,向她招手。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哉英语(1)
后一篇:品咂翻译(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