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内地乐坛现在其实不用考虑是否接纳选秀明星了。因为,在2007年北京音乐流行音乐盛典上,我们已经看不见那英、韩红、田震,甚至是后来的实力派叶蓓、金海心都直接隔过去。而选秀第一星李宇春已经完全以“前辈”的身份,给今年的最佳新人颁奖,不知道一直非常不认同他们的老唱将们在家打麻将时会不会聊上两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不服这样的内地乐坛。但是,我们看到台湾的实力派王力宏、蔡依林、五月天、SHE,香港的陈奕迅都来了,难道说内地派上去的都是鱼腩吗?我看事以至此,也不能这麽武断的看问题了。我们是否应该正确的,或者说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呢?
博主绝对不否认那英、韩红等内地唱将的功底。换句话说,博主也算听他们歌长大的,感情是有的。对于这个情结,恐怕有许多乐迷和我的感受一样。每年看选秀的过程中总会拿选秀明星和她们对比,比来比去觉得各有长处,取长补短,但是,多半选秀明星出于节目收视率也好,公司安排也好,自己的强烈愿望也好,都不约而同的把恶炒当作成名的重要砝码。导致没有自己的歌就能红透半边天,唱着别人的成名曲就能到处开演唱会。别说业内人士不认同,就连我们也觉得这麽霸道,嚣张的做法有点欠妥。所以,一直觉得还是老唱将比较好,或者比较让我们心服口服。像那英、韩红她们都熬了多少年才出来,大家都很清楚。起码,比李宇春他们少挣10年大钱,搁谁谁都受不了,就更别说认同你了。

可是,2007年的北京音乐流行音乐盛典上。2005年的超级女生冠军,2006年北京音乐流行音乐盛典的最佳新人李宇春以颁奖人的身份给2007年最佳新人奖得主黄晓明、尚雯婕颁奖。而尚雯婕正好是2006年超级女声冠军,可以说是长江后浪“接”前浪,这说明了一种趋势。大势所趋既如此,谁反对都没用。而且,现在的娱乐圈,你越反对的明星肯定是最红的,这叫舆论。辩论赛的看点就在于正反两方针锋相对所擦出的火花。而现在,选秀明星别说火花,火箭炮的爆炸声你随处都能听见,躲都躲不掉。

话又说回来。博主并不是向着选秀明星说话,一是上面所说对老唱将的情谊,二是选秀明星确实要拿出像样的作品出来服众。但是,老唱将近些年不也在炒作吗?韩红一边嚷嚷着要退出歌坛,一边大力宣传着2008演唱会。这难道不是一种低级的炒作吗?那英复出时拒绝和快男超女同台合唱,只同意独唱。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要不也是故意玩一把宣传。而在选秀明星方面,唱功不谈。现在,我们不能说人家没有作品,从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的专辑质量和数量上看,起码人家是积极的在做音乐,只是没有一炮而红的歌曲。像马天宇、陈楚生有的单曲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反应,这不能说完全靠炒作,比他们炒得猛的人有的是。所以,博主站在2007年收关口说一句自认为的公道话:选秀明星的气数到了,天命不可违!中国内地流行音乐比欧美晚多少年不说,博主知道人家的主流歌星都是选秀出身。近一点的港台乐坛,哪个没参加过选秀?比起略落后的内地乐坛,数数年头,也差不多该轮到选秀人才接班了。
但是,前提是人才。行行都有人才,行行都出状元。我们既不能否认李宇春的个人魅力,也不能不重视张靓颖的好声音;我们既不能否认尚雯婕做歌手比做白领更优秀,也不能埋没周笔畅的音乐感觉;我们既不能否认陈楚生的音乐才华,也不能忽视张杰的好嗓子;我们既不能否认该死的温柔很好听,也不能不承认魏晨和BOBO组合有做内地优质偶像的潜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现阶段内地乐坛急缺的。既然,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填补空洞,为什麽不去挖掘已经有一定价值的新人潜力,承认他们也是有实力的中国乐坛新生力量呢?如果故作姿态,那内地音乐,听众,新人和老人都太累了。

文章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平面转载请务必与博主本人联系,谢谢!
约稿联系方式(请注明您的身份,谢绝闲聊,谢谢!)
QQ:707984219
MSN:hollychl@hotmail.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