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云天
这几天,一些家长总问我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其实我对学生早就说过,如果说作文要没有内在的充实,即使押到作文题也无济于事,为此,今年我没有向去年那样迫切想知道作文题目到底是什么?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教会了学生写高质量作文的方法,并且连他们的书写我都进行了规范了。因此我不担心他们写不好作文。
中午的时候,我陆续收到了许多短信,都是学生和家长发来的,有的说:“您押题押得真准!这次考试是我感觉最好的一次。”“我孩子看了语文卷,笑了!考试从始至终,他一直对老师自信的微笑,祝老师真得很棒!”、、、、、、其实我不惊讶这些,因为我一直提倡他们:悲观备考,乐观高考,悲观备考就是在备考的过程中,把一些能想到的困难都想出了相应的办法解决,到高考时候就不怕了,乐观了。今天终于看到他们全体都乐观了,我想下面几科考试都是这样的。
得知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顿时觉得这篇作文出得很好,体现了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思想的要求。我在点评海淀二模试卷的时候已经把这几年的作文命题思路写上了,只要是有心的家长和学生都应该注意到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991530100i65y.html在这篇文章中写到: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来看,具体的说就是:一条轨迹——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两个维度——发现生活、丰富心灵;三个注重——注重观察、注重感悟、注重体验;四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高峰体验、科学体验;五个关注——“我”与社会生活、“我”与人生感悟、“我”与哲学思辨、“我”与青春成长、“我”与历史文化。把去年和千年作文命题思路拿过来与上面对照,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命题都是符合以上的特点的。比如说《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北京的符号》、《我说90后》都体现了上面的主旨。特别对近几年高考对“软文化”的要求逐渐加深,拒绝学生空话、大话、套话、鬼话,主题词向“生命”,“自我”、“感悟”、“心灵”等方面靠拢。可以说,海淀模拟卷,包括上学期的两次考试,语文作文命题质量很差,不能体现出以上的思想,与高考差距还是很大的。
今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源于温总理的诗“仰望星空”,但是以诗歌为命题的载体也得到一些学校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视,包括我自己,人大附中三模试卷以“汪国真的诗歌《远方》为命题载体”。而我在课堂上以“怒放的生命”还有汪国真的诗歌《跨越》为载体,甚至还以舒婷的诗歌为载体给学生做作文训练。代学生向几位志愿专家致谢的文章中我也链接了那首诗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991530100ifat.html今年这一年都是以“软文化”要求学生写好作文。让他们告别了一些大话、套话、鬼话,回归到心灵深处,去感悟、体味、发现、、、、、、
我始终觉得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拥有一种境界,然后带他们发散思维,思考人生,确定人生的方向,在生活中发现,在现实中追求,在理想中奋斗,把不用角度的东西融汇贯通。才能真正做到:五个关注——“我”与社会生活、“我”与人生感悟、“我”与哲学思辨、“我”与青春成长、“我”与历史文化。一条轨迹——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因此说这篇作文出得很好。
还记得给他们讲过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都是李汉荣的散文,一篇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天空》一篇是《地气》,前面的一篇是101中学寒假作业中语文阅读部分的文章,这篇文章一些学生很难读懂,估计现在大多数都忘记了,另一篇我在“资料”里面给大家编辑的,在课堂上把这两篇对照在一起讲了,一天一地,正好融合,思想也符合这篇作文的命题思路,但是如学生的融汇贯通能力有限的话,估计很难联想到“天地”给自己带来的感悟和灵气。
我不担心我的学生们写不好这篇文章,因为我一直给他们讲几个人生的关键词如:希望、勤劳、执着、把握、珍惜、拥有、、、、、、对每个词和人生的关系都给他们做了解释,并且在阅读题和作文题中体现,“仰望星空”‘星空’尽管高远,但是我们却拥有了无限的空间,‘仰望’是我们朝着理想的方向,尽管一些梦想像星光一样闪现,可是我们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因为“脚踏实地”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拥有了方向,通过自己的“勤劳”、“执着”、“把握”、“珍惜”的人生态度,向着高远的目标阔步前进。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觉得这篇作文命题质量很高。祝愿我的学生们,也祝愿那些我从未谋面的孩子,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顺便,提醒一下我的学生,一定要“静心”考好下面的几科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