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飞,9,荒唐的劳动,无奈的人们

(2020-12-15 05:58:21)
标签:

中学往事

劳动纪实

检查团

情感

分类: 传奇故事

      就在学校扩大规模时期,教导主任的张仁贵露脸的时候多了,好像他在主持学校工作似的,邱校长很少露面,或许他要调到其它地方去?但后来才知道,说邱校长思想YQ,靠边站了。学校的日常工作都由张仁贵说了算,但上级并没有免去邱校长的职务,也没有任命张仁贵为校长。但流传的谣言是,邱校长反对任意把学生拉出去参加农业劳动,不能随便耽误学生的上课时间;张主任则说是区上及公社领导的指示,是ZZ任务,非执行不可。他们之间的争论或斗争情况我们不知,我们中间却流传这样的笑话:每天早晨起床后,学生问老师今天能不能上课,老师说不知道,要问张主任才行;学生去问张主任,张主任也说不知道,要问合力公社的领导才知道。学生们不解的是,临江寺中学以前属区政府领导,升格成完中加师范后,应该属县政府领导,为何一个中学的负责人要听一个公社负责人的指挥呢?

我又恢复到早去晚归的走读生活,但是令我们走读生苦恼的是,每天早晨急匆匆地赶到学校,常常发现人去房空,不知道全校师生到那里去了。有的说拉上山大炼钢铁去了,有的说是帮合力公社抢种抢收去了。据说张主任早晨起床,只要接到合力公社领导的电话,便立即通知吹号集合,全校师生一起开拔到山村参加劳动。这时我们走读生不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只得在临江寺的新华书店去看书,等到放学的时间才回家去。

这样既不上课,也不参加劳动,让我们心里很不安。我们想上课,我们想读书。如果上不了课,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去参加劳动。但我们没法,只有碰运气了。运气总会来的,我们赶上几次学校师生走得晚点,参加过几次集体劳动,记忆最深的一次是深挖地,一次是给水田积肥。

那是冬天,秋收后许多地没有翻,也没有下种。丘陵地区的旱地夏季多种红苕和玉米,秋收后翻地种小麦。DYJ开始后,许多农村青年调出去参加工业DYJ,多数是去矿山挖矿,还有一部分派去兴修水利,农村剩下的主要劳动力很少,让许多地荒芜,没法下种。当时农村流传这样的顺口溜:“麦子两头尖,种到腊月间。”如果真的到腊月间才播种小麦,明年收个铲铲(四川方言,没收成的意思)?!所以公社领导也慌了,为了解决劳力不足问题,想起了临江寺中学这大批人力可用,于是通知学校张主任,张主任立即组织全校师生开赴前线。我们这天就是到合力公社的一个队的黄泥地挖地,准备种小麦的。

在我们开始劳动以前,有人召集我们说:“根据上级深耕细作的指示,这个地要求挖一公尺深,一定要把一米下的黄土翻到上面来,区县的检查团要来检查,不合要求的,要连夜加班返工。所需工具,一会儿有民兵给你们送来!”

 果然,很快有农民送来锄头、洋角(一种尖嘴锄,用来挖有石头的地用)及鸳篼。钟飞很奇怪地问我:“拿这些东西做啥?”

“我咋知道?”我说,“我们那里用这洋角来挖石骨的,就是挖一种风化的石头来改良土壤的。我想,今天要深挖地,下层可能遇到像石骨那样难挖的东西。”

这些黄泥地的熟土只有一尺多厚,以下都是死土,挖起来很费力。我们的手都打起了血泡。这时我们的带队老师王洛明跑到我们前面说:“我来给你们讲故事,你们一边听一边挖地,就忘记累了!”

王老师开始讲故事,钟飞悄悄对我说:“王洛明肯定遭不住了,自己找了个偷奸耍滑的差事。”

“你能叫他不要讲,来跟我们一起劳动吗?”我笑着说。

“不敢!”钟飞说,“听他讲故事也好。你我都是出身在农民家,这样的深耕有害而无利。肥沃的熟土翻到底下,上面一层是死土,能种出小麦来吗?绝对不行!所以大家一起磨洋工,应付检查团吧。”

王老师讲的是张半仙算命的故事,是个长篇笑话,他讲得很精彩,地里不时传来同学们的笑声,果真起到解除疲劳的作用。

另一次劳动是给水田插上绿肥,也是说检查团要来检查。已是寒冷的冬天,山草枯黄,哪来的绿肥啊?但相关人士有办法,教我们把绿色的竹枝、柏树枝砍来插到水田中。这样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团,起不到任何增肥的作用,因为竹枝和柏树枝不会在田里腐烂。到插秧时,农民还得下田去把它们拔掉。我们管不了那么多,完成自己的任务了事。王老师讲的故事我至今记得,那次劳动的情景也忘不了。

寒冷的冬天,我们脱掉鞋袜,卷起裤子下田。下田前让我们每人喝两口白酒,人变得二晕二晕的,想的是咋个走稳当,忘记了冰冷刺骨的田水刺激。酒,还真能壮人胆!

至于我们参加这种农业劳动有啥效果,我们管不了,也不需我们去管。但是暑假期间我在我家的大队参加劳动,曾叫我们学生去做双季稻插秧,要求越密越好。大人都不参与,让我们这些小娃儿去整。后来我专门去看过,那些秧苗都枯黄而死。幸好当时只有我们学生娃儿插了一块田,应付了检查团。看来农村人也会想法对付那些检查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