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视点评成都美食,八家美食新贵的麻辣传奇(下)

(2020-10-14 11:33:38)
标签:

央视推介美食

成都美食故事

麻辣传承

美食

分类: 美食

烤匠麻辣烤鱼、随和酒楼、李不管把把烧、叁口煮市井火锅

     109日——11日晚, CCTV-10《探索·发现》的大型美食纪录片《家乡至味》以成都篇开播。上篇介绍了大龙燚、牛华八婆麻辣烫、拈一筷子、园里火锅,本篇介绍烤匠麻辣烤鱼、随和酒楼、李不管把把烧、叁口煮市井火锅的麻辣传奇。

5,烤匠麻辣烤鱼:如果说园里火锅的麻辣是“大道至简”,那么烤匠麻辣烤鱼的麻辣则是“爱得浓烈”。岷江边长大的冷艳君对于烤鱼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烤鱼的汁水、伴侣都很重要。”圆形烤鱼盘,是冷艳君的独家设计,圆盘中部,是刚刚烤制完成的黔鱼的位置,而圆盘两侧的空余正是手工黑豆花的席位。黄金比例的三种辣椒与红花椒、青花椒与藤椒进行组合,加上糍粑海椒共同炒制的汤汁淋于烤盘之上,底部中心的微火,沸而不腾的温度,既保证食材与味道的持续融合,麻辣鲜香的汤汁充分渗入豆花的孔隙与鱼肉的肌理之中,鱼肉弹嫩,豆花绵密,入口即化、辣而不燥。鱼鲜、豆香与麻香在这里完成了终极的碰撞与融合。

央视点评成都美食,八家美食新贵的麻辣传奇(下)
    6,随和酒楼 今年76岁的邓志达,大半辈子都是在厨房中度过。20年前,他将自己多年的心血——随和酒楼托付给儿子邓世刚。不放心的老人家偶尔回到店上,检验手艺已成为父子俩之间不需言说的默契。节目通过老人家巡店,儿子奉上“不忘初心”的酸汤黄辣丁以及“创新升级”的豆泥茄丁,让老人家满意而归。镜头最后,刚刚从学校毕业的邓力,和爷爷、父亲一样选择踏入餐饮行业,90后的他踏实能干、又带着年轻人的“无畏精神”,让这家“百年老店”焕发出了新的魅力。

央视点评成都美食,八家美食新贵的麻辣传奇(下)

7李不管把把烧  在成都被称为“夜宵大魔王”,主打产品是宜宾特色把把烧。所谓把把烧即论把卖,按把烤,一把吃,原起源于云南一带,地处川滇交界的宜宾在引入做法基础上丰富了食材,改良了烧烤技法与配料,发展出独具风味的宜宾把把烧。为这一口家乡味,有人驱车数百里赶来宜宾,也有些人,尝试带着家乡的味道远行。由李新欣、周立、翁昌旭三人创立的李不管把把烧就有着一套严苛的内部考级,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不仅能保持出品的稳定性,也帮助着一个又一个宜宾人在成都站稳脚跟。

央视点评成都美食,八家美食新贵的麻辣传奇(下)

8叁口煮市井老火锅,其创始人鲍哥,他“继承”的方式很奇怪:“吃百家饭,万事靠拼凑。”火锅店里找不到两张一样的桌子,所有的桌子都是其他火锅店老板送的;锅底集合百家所长,时不时要请其他火锅店的总厨来指导工作;在他之前其它火锅店最多只有鸳鸯锅,他发明了“奔驰锅”;连啤酒都有“一桶江山”套餐,啥子国产啤酒都有。四处借鉴并没有树敌,反倒结交了很多好友,成都餐饮人的团结在叁口煮市井火锅鲍哥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央视点评成都美食,八家美食新贵的麻辣传奇(下)

食材承载的家乡记忆,口味所代表的饮食文化,烹饪技法背后的渊源,人情世故,山河冷暖,就在一道道美食中薪火相传。关于美食的记忆,总是绵长而悠远的,即使在他乡生活得太久,每每想到老家的味道,乡愁总是难免又上心头。

(图片来自网上,特此向原作者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