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五届之恋159,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2019-02-19 13:22:18)
标签:

长篇连载

老五届的故事

情感

儿女问题

分类: 小说

胡倩茹讲完她家的故事,李兆明首先感慨地说道:“胡大美女,你真是一个表里如一的大美人!你和赵晓明的结合太完美了,是赵晓明造就了你,你也造就了赵晓明;没有赵晓明就不会有今天的胡倩茹,没有胡倩茹也不会有今天的赵晓明!”

“原来李大教授还是个哲学家啊!”胡倩茹望着李兆明与何慧道,“慧慧一直爱说些富有哲理的话,往往妙语连珠,居然你的先生也这样,看来你们俩是绝配,不需要像我们那样长时间磨合。你们的家才是十全十美的家!”

 “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家庭!”何慧说,“李兆明说那些话也不全对。我想,倩茹那些品德还与她父亲的教育有关,她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也是他老人家造就了胡倩茹!”

“慧慧补充这点我认为是对的。”胡倩茹说,“要不然那些年我耐不了那些苦。我近来常想,我这一生怎么这样苦啊!好容易熬到头,老伴却患了那样的病,弄得我心力交瘁,变得老态龙钟,让你们都认不出了!我之所以记错你的名字,是因为我忘不了张丽蓉和李友源他们。我欠李友源一个道歉,我欠张丽蓉一个解释,我太惦记他们了。”

 “倩如,我们都老了。几十年不见,认不出来不足怪!”何慧说,“听了你们的故事,我真佩服你。你真是个伟大的女性,一般人做不到的事,你却做成功了!谁能想到以前的千金小姐,变成这么一个坚强的女人?!倩茹,现在我们的儿女已经长大成人,我们三个好友都有自己幸福的家庭,何必沉湎于回忆之中。你应该知道,李友源后来和张丽蓉好了,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他们的儿子在上海开了一个公司,成大老板了;他们的女儿在法国留学,与我们的女儿也成了好朋友。我觉得你不必为那些事后悔,也没有必要向李友源道歉,那样会让张丽蓉很尴尬的。你讲了你们后来的故事,我觉得我们两家情况差不多,但都不是十全十美。但我觉得你的儿女更好,更了不起,更孝顺,令我十分羡慕!”

 “好吧,不去想过去那些事。”胡倩茹说“慧慧,我没有你那么幸运,我的先生对我好,但他不像你先生那样有雄心壮志。他安于现状,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他说,我们这辈子没有希望了,我们的希望就只有靠儿女来完成了。于是我们长期呆在山区里,从乡村小学教师到县城中学教师、地方大学教授,虽然也算成功,但赶不上你们。我们的儿女的确如愿考上大学,又回成都找到工作,我们退休后可以回到成都定居,与女儿住在一起。可是这时候他却病了,一病就六年。我们虽然已回到成都多年,但因为要照顾他,一直没有机会来参加同学会!”

何慧不想过多谈他们的事,因为他们都比较幸运,他们的经历都很坎坷。也许说点他们的烦恼,会让胡倩茹好受些。何慧简单介绍了他们这些年的情况,然后说:“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世界上没有什么十全十美,只有美中不足。真实的家庭不会十全十美,都会有一些不足。其实我们一家的烦恼并不比你们少!”

“你们还有啥烦恼啊?”胡倩茹有些不解地说到,“不过,你刚才的话很经典,你和在学校里一样,不时冒出些带哲理的话,让人醍醐灌顶。”

“我说的烦恼,首先就是空巢老人的烦恼。”何慧说,“你可能不知道,我们也是一儿一女。与你们不同的是,我们的儿子是老大。他在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去了美国留学,几年前却在美国病死了。我们是老年丧子啊!这痛苦你无法理解,因为你们的子女都在你们身边,又都很孝顺!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女儿,早就去法国定居了。我们现在成了空巢老人。到现在我们才觉得有点后悔,不该把他们都送出去,让我们两个老的感到孤独寂寞。不像你,两个孩子都那样体贴你们,都留在你们身边,能让你们享受天伦之乐!”

“慧慧,你们的儿子怎么会病死在美国?”胡倩茹吃惊地问道,“他是得了啥子病死的?”

“糖尿病引发的低血糖昏迷,一个人死在公寓都没人知道。”何慧说到这里就流泪不止,说不下去了。

“慧慧,我不该问你这伤心事。”胡倩茹递给何慧一张纸巾后说,“其实我先生除脑溢血外,也伴随低血糖昏迷,虽然抢救及时,却因抢救失误而瘫痪这么多年。”

“我知道,你刚才讲过了。”何慧擦干眼泪后说,“你们学校的护士错输葡萄糖液引起的嘛。倩茹,你的先生也有糖尿病,今后要注意保养啊。我那儿子就是一个人住在公寓,没有人关心他、照顾他,才落得那样的下场。所以我后悔把他送到国外去。”何慧说罢又流起泪来。

本来是何慧劝慰胡倩茹,现在变成胡倩茹安慰何慧了。她觉得不该再谈那些令何慧伤心地话题。

“看来我们三个好朋友,还是李友源和张丽蓉他们一家没有经历坎坷。”胡倩茹说,“他们一家一直顺顺利利,事业成功,儿女争气,令人羡慕,应该是十全十美的模范家庭了!慧慧,你知道他们的情况,讲些给我听听吧!”

“我知道的也是十五年前的情况了!”何慧说,“后来我们又失去联系,我们正想叫我们的女儿找他们的女儿,重新为我们联系他们。其实,他们一家也有遗憾,主要是他们的儿子被李友源的父母娇惯,让他们夫妻管不了,后来没有考上大学,成为李友源的心病,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弄得很紧张。所以我才很佩服你父亲对你的教育,而对李友源父母教育不以为然。按李友源的说法,他父母把他儿子当活玩具,说他是没有缺点的乖孙子,弄得他们二人对儿子没法管教。儿子不想读书,没有上成大学,让李友源羞于提儿子。”

“你不是说他儿子在上海开公司,成大老板吗?!也算成功人士啊,何必非要上大学啊?”胡倩茹问。

“是啊,我也是这么劝他的。”何慧继续说道,“但李友源不那么认为,他认为他的女儿争气,从小学习自觉,不怎么费心就考上大学。遗憾的是,从那次校庆见面后,再没有他们的消息,我给他们写信也没有回音。后来还是我们的女儿在巴黎偶遇他们的女儿,彼此成了好朋友。谁知不久他们的女儿也从巴黎消失了,所以我的消息都是十五年以前的,不知他们后来会不会有啥问题。要论子女教育,以及子女的孝心,还是你们的儿女最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