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五届之恋125,出国进修

(2019-01-15 16:11:47)
标签:

长篇连载

老五届的故事

何慧的出国梦

情感

分类: 小说

分居闹剧收场了,李兆明回到家里与妻儿团聚,这事成为益州大学一个笑话广为流传。但在流传的同时,教职工们都感叹道:“孝子难当啊!尤其是那些家在农村,靠苦读成才的人,他们面对的问题太多了!那何慧算个善解人意的妻子,亏她设计出这样一场戏!”

人们如何议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兆明回到家里。一场风波之后,何慧与李兆明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李兆明本以为万事大吉,没有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冒出来,让他回不过神来。

“兆明,我很快要出国进修了。”何慧对她说,“你不在家这段时间,我去出国人员培训部脱产强化英语半年,已经通过国家出国人员的英语考试。一旦有合适的出国指标,我就得出去,那时轮到你在国内留守了。”

“啊?!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情?”李兆明吃惊地问道。

“你不是忙于你的科研,又要应付你那些亲戚吗?!近年来你根本没有关注过家里的事,我哪有机会跟你说啊!”何慧说,“我本来不想出国的,是师资科那个曹科长和我的导师劝说我,我才动心。再说,研究生毕业后我就被家务缠身,外语丢了多年,还不知道半年的学习能不能过关呢。所以,我决定等到外语过关的通知后再跟你说。”

研究生毕业不久,李照明就去美国加州大学贝克力分校留学去了,何慧苦撑这家。何慧的母亲年事已高,不能再麻烦她老人家照顾两个孩子,何慧把他们转到益州大学的附属小学读书。每天除上课及科研外,还得照顾两个孩子、做家务,一个人很难应付得过来。李照明出国前,回家把他母亲接来帮何慧分担一点家务,减轻了何慧不少负担,但也让何慧为照看老人费心。那几年,何慧够累的了。如果轮到李兆明,他是否能应付得了还是未知数。但何慧出国深造他不能反对,只是觉得有些无奈。

“慧慧,你出国深造我当然高兴。”李兆明说,“早知如此,当年我在美国时提出你去陪读就该同意才对。因为陪读的手续简单好办,你去后可以在那里申请攻博士学位,然后和我一起学成归来,多好啊!现在又考外语,又要等指标,还只是进修或访问学者,弄得多麻烦!”

“当初我不同意去陪读,是跟你讲明了原因的,你也觉得我的想法是对的。”何慧说,“此外还因为两个孩子,如果把他们带到美国,会耽误他们在国内的学习。除非我们在美国定居,不回来了,才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前程。你不是和我想的一样,想的是拿到博士学位就回来报效祖国吗?!”

“是的,这些我都知道,也懂!”李兆明说,“我只是对你的思想转变一时回不过神来。你是何时转变过来的?”

“说我思想转变,我觉得不太确切,应该是激发。”何慧说,“你有出国梦,难道我就不该有?!我一直就有出国深造的梦想,只不过你先走,家里的情况又是那样,不得不回避那个想法罢了。激发我出国梦的,是我的导师,以及师资科的曹科长。他们主要是从大学师资培养考虑。此外,曹科长跟我说了真话。你知道吗,那曹科长原是我们教研室的,也是老五届,我们的关系比较好。她说:‘你应该出去进修一下,见识国外大学是怎么回事,也能提高你的业务水平。同时经济效益很可观。这点你很清楚,李兆明在美国每个月生活费多少,在国内每月工资多少,根本没有可比性。可是说出国攻读学位的收入,相当于国内二十年的收入。此外,以一个国内硕士学位,目前要晋升副教授很难,因为你们前面有一大批五十多岁的教师接近退休,退休前都想解决高职称问题,他们的问题就很难解决了,怎会轮到你们这批的人?你老公的情况就不同,有一个洋博士学位,按政策就定为副教授,不占指标。当然,我劝你出国除我们是朋友、关心你外,还有我们工作上的问题,就是出国人员回国报效祖国的问题,每年都要统计上报派出去多少,回国的多少,我们有压力啊。你应该知道,如今派出去的年轻人回国的不多,只有你们这些老五届出去后必回。’曹科长说的这些,与我们导师对我说的差不多。但我们导师担忧的是师资队伍的结构问题,他给我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化学系师资队伍的两个断层问题。”

“两个断层问题?!”李兆明有点不解。

“你不理解,因为你回国不久,还没有体会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何慧说,“我也不完全了解,经我的导师介绍后我才认识到这两个断层问题的后果严重。这师资结构断层都是政治运动造成的,一是困难时期,二是文革。”

“你出国深造,轮到我在国内留守,这没有任何问题,到时我只有又把我母亲接来才行,要不然我应付不过来。”李兆明说,“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放在一边好了。我很想听听你那导师给你介绍的两个断层问题,可能这问题很重要,涉及今后学校很多人事政策问题。你先给我介绍一下所谓人才断层问题吧。”

“你想听,我就说给你听吧。”何慧说,“我的导师只是从我们教研室的师资队伍情况出发提出的问题,但我觉得全校,乃至全国的高校都差不多。他说他老了,很快就面临退休,希望我能接他的班,在教研室起到教学科研的带头人作用。但教研室目前的状况令他担忧,会遇到好些难题,主要就是目前师资队伍结构带来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