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五届之恋123,思归

(2019-01-13 14:00:31)
标签:

长篇连载

老五届的故事

情感

由于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李兆明的各科考试成绩优秀,当录取他时就把他定为出国留学预备人员。研究生毕业后,他经过短期的英语培训,于1982年被教育部派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在他离校时,对他在校期间研究的激光冷却粒子不能再继续下去感到惋惜,安知到美国后,当年激光科学中最热门的两个前沿课题受到致命的打击。这两个课题之一就是李兆明在校期间研究的激光分离同位素,另一个课题就是所谓分子剪裁。因为当时伯克利分校的李远哲等激光化学家利用统计热力学原理,论证了激光选择性击断特定化学键的不可能性,从而在理论上否定了激光作分子剪裁的假设,因而也波及激光分离同位素。几年后,李远哲等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两个课题以后就无人问津了。所以李兆明来到伯克利分校后,不可能继续他在国内研究的课题,转而研究激光器件,这课题与研制新型激光器相关。这个研究领域中,不仅涉及精密仪器的设计与制作,其中激光工作物质的研究还涉及化学问题,他的学习和研究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李兆明这时觉得应该感谢在凉山筹建氮肥厂的经历。因为那时他学习了不少化学知识,让他如今在研究激光材料时,不至于对那些化学问题弄得晕头转向。至于那些激光材料的光谱,则是物理与化学的交叉领域,他很熟悉。但是他觉得何慧比他更精通,因为何慧的研究领域是仪器分析,对光谱的研究比他更深入。他觉得回国后,可以和何慧合作研究新型激光器,尤其是在国防上关注的激光武器。然而在美国,激光武器的研究是绝密的,决不让他这个中国人染指。

想到这里,李兆明更加思念祖国,想念何慧。他出国后,一切家务问题都落在何慧一个人身上,太幸苦了!在出国前,他把女儿和母亲从老家接到益州大学,让母亲帮助何慧照看两个孩子和料理家务,不知母亲与何慧相处如何?两个孩子听话吗?特别是他们的女儿,一直在老家农村,现在回到家里,与她哥哥相处得好吗?四年的学习和研究是很苦的,但更苦的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之苦。

李兆明毕竟已是快四十岁的中年人了,不像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那样能很快融入美国社会中。他的导师很看重他,希望他以后留在美国工作,不要回国了。导师还建议他把妻子、儿女弄到美国来,解决他的后顾之忧。李兆明对导师的劝告不是没有动心过,也曾写信征求何慧的意见,问何慧可否来美国陪读,并把两个孩子一起带来,让孩子在美国读书。然而何慧拒绝了,她回信说:“祖国派你出去学习,学成后就应该回来报效祖国。要不然,我们还算中国人吗?想想我们在凉山时候的梦想,现在梦想实现了,就应该好好为理想而奋斗。我们都是中年人了,怎能在异国他乡寄人篱下?!我和儿女们都盼望着你能尽快回来!”他很赞赏何慧那些话,因为何慧说出了心里话。在这里,研究激光武器把他排斥在外,因为他是外国人,他必须回到国内,才能被当作自家人看待,从事他感兴趣的研究。所以他决定一旦拿到博士学位,立即回国。

19868月,李兆明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后回到益州大学。他是益州大学派出去的第一批留学人员,也是第一个学成归国的博士生,受到学校各级领导重视。按照相关政策,他的职称定为副教授,并分给他家一套70平米的副教授房,还为他申请到一笔可观的自然科学基金,让他继续开展在国外的研究课题,成为益州大学师生们十分眼红的首批“海归”。

李兆明的归来,最激动的还是他的家人。儿子以前特别依恋他,分别四年让儿子感受到从来没有的孤苦,一看到李兆明就抱住他哭起来;女儿却在一边注视着她崇拜的父亲,她出生后与父亲相处时间很少,看到他哥哥那样有点不可理解,冒出一句:“没出息!”

对于这个家庭而言,最实惠的是李兆明带回的进口家电指标,从此家里的电视机从灰色变成彩色,还购置了洗衣机、音响、录像机、冰箱、空调等令人羡慕的家用电器,那是呆在国内靠工资过活的教职工不可想象的。

儿子的归来让李兆明的母亲高兴,但老人家却提出要尽快回老家。她说她想她那些在乡下的儿女们。于是李兆明背着一个进口彩色电视机,陪母亲回老家去。回到老家难免又是一场骚动,首先那台进口彩色电视机就让人羡慕不已。村里的人都说:李兆明出人头地了!李兆明挣大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