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五届之恋,96,南兴公社李木梳

(2018-12-17 13:33:55)
标签:

长篇连载

老五届的故事

地理与人文

传说故事

分类: 小说

南兴公社属中所区下属的一个彝汉杂居区。中兴区地处冕东县城周围的平坝地区,全县的汉族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南兴公社处于中所坝子延伸到山区的两条沟里,一条叫南兴沟,另外一条叫核桃沟。南兴沟与坝子衔接的地区是汉族,主要集中在白泥大队,有一百多户人家。村民都住在大路两旁,俨然一条街。这个大队姓廖的居多,解放前有一个姓廖的大地主,解放初期被镇压,他的两层楼的四合院就成了乡、及后来的公社机关驻地。另外一个是汉族生产队和彝族生产队组成的团结大队,名称显然源自民族大团结。还有一个汉族聚居的生产队处于沟的最深处,据说沿沟的大路是以前冕宁到冕东的唯一通道,这个生产队以前都是农民兼做来往客商生意的,故取名小哨。

这条沟以前是冕宁通往冕东的唯一交通大道,在商贸上具重要意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具光荣历史意义的事,即红军长征曾路过这里,这是县武装部在这里搞民兵试点的重要原因。关于红军长征经过这里,基本上都是沟里的老彝民口述的,而且很简略,不能出现在正式文件中,而且县里搞宣传的干事曾提出异议,认为红军长城经过冕宁,刘伯承元帅曾在那里与彝族首领果吉小叶丹歃血为盟,没有红军到冕东的记载。为了弄清此事,李兆明到南兴作文书后,奉命到县档案馆查有关文献,到图书馆查有关红军长征的书,尤其是《红旗飘飘》丛书,最终得到结果:红军长征路过凉山时,由左权将军带领的一只部队从冕宁到冕东,走的就是南兴沟这条路。李兆明这一工作让公社、区及县武装部有关领导特别高兴,在公社干部大会上表扬了李兆民,认为他为冕东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可是,冕东县那么多干部,有宣传部、文教局等大量彝汉干部,二十多年来,他们为何没有一个人认真来做这个工作,难道是专等李兆明来查证此事?想到此事,李兆明与何慧都觉得不可思议。

南兴沟两面是高山,沟里是农田,一条小溪从沟顶的山上流出,是南兴沟彝汉人畜唯一饮水源,也为南兴沟增添了不少色彩。更奇特的是,两边山上的石灰岩如刀削斧劈一般,奇峰异石排列两边的山上,显得十分奇特、壮观。可以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南兴人并不觉得这里风景美,李兆明初来也没有心思欣赏,而是外地来这里参观、体验生活的人都说这里风景太美了。李兆明在那里当了几年公社文书,接待过好几批来此体验生活的文艺工作者,如四川省歌舞团、成都市川剧院、凉山州文工团、四川音乐学院等的文艺创作人员,无不赞赏这里风景优美。李兆明与何慧回到益州大学任教后,曾去成都周边以沟命名的景点游览,回想起南兴沟,都感叹道:“如果那南兴沟在成都周边,一定会成为很热门的旅游景点!”

李兆明负责接待这些文艺工作者,他喜欢做这事,因为他喜欢文艺,喜欢和这些人打交道;那些人也很喜欢跟李兆明交往,也为这样一个大学生在此当公社文书感到唏嘘。一次和省歌舞团的人摆谈中,一个搞音乐创作的人居然和李兆明拉关系:“李秘书,我们还有点亲戚关系哟!”

“啥子亲戚关系哟?”李兆明奇怪地望着他。

“你们益州大学化学系办公室的邓芯慧,是我的战友,是不是算有点亲戚关系?!”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哦?!她是我们的政治辅导员,还真算有点亲戚关系啊!”李兆明说。

李兆明接待的这些人当中,有的是有名的作曲家,他们来这里采风,需要会唱山歌、会弹月琴的乡民来唱歌和演奏,也要找会跳舞的姑娘、小伙子来跳舞,他们一边看一边记谱,引来不少人围观,也让李兆明增长不少见识。

成都市川剧院曾来冕东演出他们新编川剧《云崖寨》,征求民俗方面的意见。过后他们的编剧一行几人来到南兴体验生活。有一天一个编剧问道。“李秘书,你应该是这个区最大的知识分子了,我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行吗?”

“你太恭维我了。”李兆明说,“我来这里不久,知道的事并不多。”

“县里送我们来的车路过一个叫水观音的地方,风景很美。我问带我们来的县宣传部干事,那里为啥了水观音,他说人们一直就那么叫,没有啥意义。我不相信他的说法,想请教你。”

“哦,这事我还真知道一点。”李兆明说,“那里是文昌帝君张亚子出身的地方。据说张亚子的父母近五旬无子,一日在金马山上打柴回家经过山下龙泉时,张老夫妇在泉边祈求后嗣,划破手指,滴血于泉水中,血聚而生红虫。二老将红虫带回家,放在水缸里精心喂养,红虫逐渐长成金蛇。仲春之夜,观音菩萨手持净瓶杨柳,在张老夫妇家房顶上点了一下,转眼之间张老夫妇喂养的金蛇化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由于张老夫妇年轻时曾夭折过一子,此子排名老二,因此叫“亚子”。由于张亚子是因观音菩萨点化现身为人的,为了感谢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人们在位于金马山麓下的龙泉河水源处修建了一座观音寺,从那以后,那个地方就称为“水观音”。张亚子在金马山修道成仙后,乘金马飞到梓潼,七曲山大庙供奉的就是文昌帝君,但出身地在中所的水观音。”

“李秘书真厉害,宣传干事不知道的,你还弄得这么清楚!”那个编剧说。

 “这是民间传说,但冕东县志里有记载。”李兆明说,“我们这里是县武装部抓的民兵点,武装部有一个姜干事常住这里,他是中所公社人,最初是他给我摆龙门阵时摆的。”

说到这里,该说说这个公社的人员了。这个公社的书记姓王,前面已经提到,副书记姓范,是以前的文书提拔的,此外还有武装部长、妇女主任、治安委员、会计、文书等。武装部常住这里的姜干事,和李兆明是好朋友,他们常一起去山上打猎。

文书职位虽低,但权利却不小,因为公社的公章掌握在他手里。文书除了给新生儿上户口,给母猪下崽开补助粮条子,打电话向区里报生产进度、接听电话等日常事务外,还可以开个条子买油、肉、及酒等。尤其是这里彝汉人嗜好的酒,是计划供应,大节日才能供应一点,但文书开上一张条子,盖上公章,就可以在公社供销点买到酒喝。因此公社的干部们都得跟文书示好。人们习惯称文书为秘书,好像是为尊敬吧。但彝族同胞发音不太准确,叫“李秘书”时,往往叫成“李木梳”,而“木梳”在彝语中为老头的意思,常成为汉族同胞对李兆明开玩笑话题。

南兴文书的另外一个不确定的任务是写典型材料,先进典型得写材料,出了事故也得写。南兴公社是冕东县革委和武装部抓的民兵典型,少不了写先进典型的材料。既然是民兵典型,与一般民兵就大不同。首先,公社附近的白泥大队和南山大队各有一个基干民兵排,都是持枪的,不仅常有训练打靶,还有实弹演习,都是由县武装部的干事们指导。在文革前期他们要参加剿灭叛匪,但那点叛匪很快就被消灭。据说文革中凉山出现的叛乱是没有向外公布的,因为规模小,时间段,而且叛乱的都是奴隶主及其子女,据说原因是造反派过激行动引发的。因官方忌讳谈此事,李兆明就不好打听和妄谈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