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未都对方言的分类很独特

(2011-03-05 08:58:42)
标签:

方言保护

马未都

杂谈

分类: 杂谈

    马未都的方言系列博文在媒体上引起不少争议。马先生的第一篇文章名为《拯救方言》,新浪博客上将其编辑为《建议政府强制推行方言》,这意义与马先生的原意似乎大相径庭。如政府强行推行方言,不是禁止普通话了吗?不让人骂才怪!

最近有关保护方言的话题不少。普通话的推行,尤其是网络语言的风行,让年轻人们对方言淡漠了。笔者曾写过一系列有关四川方言文章,大多从娱乐出发,很少考虑到方言保护上。要保护方言,或拯救方言,首先要推进方言文化,比如戏剧曲艺,书籍字典。川内有专家哀叹如今的年轻人不懂四川方言,但专家们却没有推出一本四川方言词典。所以拯救方言,要有切实际可行的措施和实际行动。

马未都的系列文章对我国的民俗文化敲响了警钟。什么东西是民族的?什么是民粹?方言就是最民族的,方言就是民粹。笔者去苏格兰时发现,那里的人们认为,苏格兰方言是神圣的。在国内学英语的人到了苏格兰,好像北京人到上海、广东一样,都要补补这英国北方方言的课。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方言众多,就更应该注重保护了。

马先生对我国方言分类很独到,笔者颇赞同,特将有关两段摘录如下:

“我国的方言极为复杂,我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可落为文字,听得懂也能看懂,摇曳生姿;第二类不能落为文字,不管听起来有多生动,落成文字谁都看不懂;第三类能听不易落纸,写出来意味全无。举例说明,北京方言、陕西方言、四川方言、湖南方言等等都属于易看好懂的第一类;潮汕方言、闽南方言、宁波方言、温州方言等等属于听看皆难懂的第二类方言;而东北方言、天津方言、河南方言、山东方言等等属于听优于看的第三类。”

   所以,京陕川湘这四个方言区过去最容易出作家。北京有老舍、王朔,陕西有路遥、贾平凹,四川有巴金、沙汀,湖南有沈从文、杨沫等等,他们的小说写得生动有赖于方言提供的营养。其他地区的作家相对就没有这么集中,年老一代的如浙江鲁迅、茅盾、郁达夫等等大作家都无法用家乡方言写作,所以成为了思想高于语言、情节优于语言的大师;年轻一代的作家虽不胜枚举,但因都是接受普通话教育,风土人情的描述多于语言自身构成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