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对方言的分类很独特
(2011-03-05 08:58:42)
标签:
方言保护马未都杂谈 |
分类: 杂谈 |
最近有关保护方言的话题不少。普通话的推行,尤其是网络语言的风行,让年轻人们对方言淡漠了。笔者曾写过一系列有关四川方言文章,大多从娱乐出发,很少考虑到方言保护上。要保护方言,或拯救方言,首先要推进方言文化,比如戏剧曲艺,书籍字典。川内有专家哀叹如今的年轻人不懂四川方言,但专家们却没有推出一本四川方言词典。所以拯救方言,要有切实际可行的措施和实际行动。
马未都的系列文章对我国的民俗文化敲响了警钟。什么东西是民族的?什么是民粹?方言就是最民族的,方言就是民粹。笔者去苏格兰时发现,那里的人们认为,苏格兰方言是神圣的。在国内学英语的人到了苏格兰,好像北京人到上海、广东一样,都要补补这英国北方方言的课。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方言众多,就更应该注重保护了。
马先生对我国方言分类很独到,笔者颇赞同,特将有关两段摘录如下:
“我国的方言极为复杂,我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可落为文字,听得懂也能看懂,摇曳生姿;第二类不能落为文字,不管听起来有多生动,落成文字谁都看不懂;第三类能听不易落纸,写出来意味全无。举例说明,北京方言、陕西方言、四川方言、湖南方言等等都属于易看好懂的第一类;潮汕方言、闽南方言、宁波方言、温州方言等等属于听看皆难懂的第二类方言;而东北方言、天津方言、河南方言、山东方言等等属于听优于看的第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