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禽水乡
根据我俩的协议,我把你送进了“珍禽水乡”。结果,由我自己品尝长途跋涉来探望你的滋味,在晚秋,在初冬,乃至于将来冰天雪地的时节。我要同“珍禽水乡”(即武汉珍禽水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魏总再谈一谈。魏总是我的新朋友,他很能喝酒。我信了他的一句“酒话”——他说去年开发建设的水乡小区附设了一个“珍禽苑”,已经供养着一百多只珍贵的水禽,“每位珍禽都享受着公主和王子一般的待遇”——我信了他的这句广告词,我指望别人能给予你公主一般的待遇,我真的很傻。
一个晴朗日子的下午,我在“珍禽苑”的水池边见到你。黑缎子似的羽毛,还是那样清亮而华贵,红红的吻,婴儿肌肤一样的柔,细腻的温暖,无比亲切的气息。墨滴儿,好么?你说:“可,可。”我今天带来一个傻瓜照相机,为你留一个影吧?你说:“可,可。”
http://s2/middle/4cbcc260x96f347921191&690
聃子
老聃的《道德经》,我按顺序读到第十四章,感到疑难重重(上一次同你讨论过)。后来,我又参阅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并对这3章的内容,下了一番“对照、比较、反复、细研”的功夫,勉强地得到了一番认识。
总而言之,构成天和地、我们和万物的基石究竟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古老的说法是“金木水火土”,外国的古人说是“原子”,后来,人们大都相信是“基本粒子”,现在则不知说什么才好。就算是“基本粒子”,也被宣传得五花八门。
有人说基本粒子分为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我不佩服。我问:强子或者轻子,就不“传播”吗?传播子就没有“强”或者“轻”的区别吗?没有人能回答我的疑问。
因此,我相信得过诺贝尔奖的华人之一丁肇中,他说得比较简单:基本粒子就是电子与夸克,而电子只有3种,就是电子、μ子(墨滴儿,请记住,我们把它译为“妙子”吧)、τ子(墨滴儿,请记住,我们把它译为“桃子”吧);夸克只有6种,分别冠以“顶、上、下、奇异、粲、底”的标志;另外,基本粒子都有“反”的——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知道得越多,反而越糊涂。
我认为,还有一种更简单的理论,即构成天和地、你和我以及万物的基石只有一个——“聃子”(我以老聃的字号来命名,这个提法,可能是领先于世界的首创)!其实,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也注意到了,老聃有关“基本粒子”的学说是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
老聃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墨滴儿啊,道德经的最难点在此!
万物生于“有”!什么叫“有”?现在,我来告诉你,“有”就是“聃子”。聃子,是道的轨迹、道的外延(第一章“常有,欲以观其徼”);聃子与“无”是道德经的二个元名(基本范畴),它们对立统一于道(第二章
“有无相生”);
聃子是万物之宗,不可穷尽,似虚似存(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聃子是自然浑成、亦粒亦波、原始混沌不可分的东西,由它产生天地万物;它永远不变地循环运动着;由人的感官不能感知它的存在(第六、第十四、第二十一、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二、第四十二,诸章)。
聃子“生于无”!什么叫“无”?“无”就是物质奇点大爆炸产生宇宙之前的状态,在那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任何事件、没有任何逻辑……只有“无”!大爆炸!“有生于无”,就有了时间,有了空间,有了事件,有了逻辑或者“规律”,有了万物即“天下万物生于有”。
墨滴儿,请你记下来吧:
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二、构成天下万物最基本的东西是聃子,聃子生于无。
三、电子、妙子、桃子、6种夸克以及它们的对象,生于聃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