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墨滴儿读经

(2010-11-11 17:10:07)

    

      《道德经》的第14章,促使我向你求援,因为它的古奥玄妙,是我力所不及的高度,只有期待你的悟性或者可以与之相通。本来,我在51天之前说服了自己,同意将你安置在沙湖左岸的云乡水榭、任你开始恬静的生活,从那时起,我便干干脆脆地退出了你的视野。但是,为了解开谜语一般的第14章,为了继续拯救我的灵魂,你就通融一回吧,何况,是我到你的云乡水榭来做几次限制时间的拜访而已,你不太介意吧?

     你缓缓地走出云乡水榭,朝我大声地“哦”了一声,我便不顾长途跋涉的劳顿,故作轻松地走过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坚硬的粗砂砾、特别沾鞋的红褐色尘土,撩开高过了膝盖的萋萋野草,最终与你相会。我们曾经像一对形影不离的恋人,今日见上一面却要这样大费周章,我不禁有点鼻酸、眼涩起来,“独立与自由啊,你不是什么好东西!”当然,我们之间也用不着任何废话,一见面就直接讨论那些神秘难解的问题。

     《道德经》第14章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它说的都是一些什么呀?不管我怎样努力地求解,它都像我以前极力讥笑过的“后现代蒙胧诗”:

            这个东西看不明      它的名字叫个“夷”

            这个东西听不清      它的名字叫个“希”

            这个东西哪里寻      我们把它叫个“微”

            夷希微,搞不掂      只好说它“一混沌”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它的上身不明亮       纷纭无涯难描仿

            它的下体不暗昧       复归虚空无物状

      亲爱的墨滴儿,我就劳烦你解一解这种“后现代蒙胧诗”吧,因为你能!何况,老聃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线索。其实,“夷、希、微”也不该被称作“夷、希、微”的,请注意,这些名称以及《道德经》经文中的所有“元名”,都是我们不可描述、不可言说、不可名状的。

      老聃指出,这个“夷、希、微”,这个“一混沌”,就是这个样子的,“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所以,又可以把它称为“惚恍”(稍后,我们就会知道“惚恍”就是“恍惚”),“惚恍”还有一个特征,“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头;跟随它,看不到它的尾)。这是什么?

      你直截了当地说:光,光!亲爱的墨滴儿,你说的是爱因斯坦、玻尔说的那个光吗?你说的是广义相对论、光量子理论说的那个光吗?啊,“夷希微,搞不掂”,莫非是测不准原理?“它的上身不明亮,纷纭无涯难描仿;它的下体不暗昧,复归虚空无物状”,“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真的是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身人格
后一篇:你和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