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滴儿歪着头,瞪着一双亮晶晶的小眼睛,甚至咧开了娇艳的红唇,满腹狐疑地问道:“何?何?”我听见啦,你的语气带着轻微的叹息,我一时半晌竟不知怎样才能安抚你的情绪。墨滴儿啊,你真是一个捍卫华夏民族语言纯洁性的斗士,两个“何”字道尽了炎黄子孙的沧桑,你是问我为什么“陷到道德经里”出不来了?你是问我为什么置水深火热的现实镜头于不顾?你是问我为什么不接受自家妹妹和弟弟的美好建议,顽固地坚持这种“拙劣的写作”
吗?
我沉思良久,终于回答了你的“何、何”之问:我现在的一切动作,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终极的目标——简易,我怀揣这个目标,从“简”开始,途经复杂的修炼过程,最终将回归于“简”——以我的发自内心的微笑面对人世。
咱们接着讨论“夷、希、微”,由第14章开始的这种对“道”的描述,在第21章形成为一个小高潮。你听:“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先秦诗歌,总是这样可爱的。我稍稍改造了一下:
大德之容,惟道是从;
婆娑其下,浩渺宏阔。
道之为物,乃是恍惚;
惚啊恍啊,其象始出。
恍啊惚啊,昏暗深邃;
其中有物,乃是微粒。
恍惚微粒,却是真实;
有情有信,可感可证。
飒爽的西风吹来,沙湖南岸一大片齐腰深的苇荻水草随之伏仰,在鹅黄色或淡绿色的草从中,偶尔点缀着蓝色、紫色和白色的花朵,你似乎陶醉于眼下的湖光和草色,听我吟哦“旧经新韵”的时候有一点心不在焉。
你说:“是,是。”我猜想你的语意是“14”,告诫我《道德经》第14章还有一句话不曾说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掌握了古“道”,用以理解今天的一切存在,我们就能懂得宇宙是怎样开始的——这就是道的纲纪啊!
你又说:“SE.SE.”你提醒我,还有第21章的“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从今天上溯到远古,惟有各种事物的名字没有被消除。依据万物的名称,可以观察万物的开始。我为什么能知道万物开始的情状呢?我依据“道”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