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丽公寓康平路杂谈 |
分类: 流年似水 |
从前,康平路,吴兴路这一段一直是比较荒凉的,一侧的转角有所不大的尖顶房子,透过镂空的围墙,可以看见疏于打理的院落。春天的时候还是有小小的蔷薇在围墙上攀缘。斜对过,有块空地和一所破旧的平方,空地上还有个公用的水龙头,常看见环卫工人黑色的推车停在那里。
100弄大概是这条路上住家最多的一条弄堂了,老式工房里住着多是市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和部队的家属。吴兴路,宛平路之间有着蛮多的老房子,每家的后门都装着哪种圆圆的老式门铃。调皮的男孩子总欢喜一家家揿过去,飞一样的逃得老远。偶尔也会有穿军装的小兵出来呵斥。
宛平路上有条L型的小马路,德昌路,一度曾经是叫隆昌路的。这条路的另一端通到广元路,那里从前有个广元路幼儿园。德昌路的那个L型的转角,从前是康办的侧门,一直都是有兵在站岗的。德昌路,宛平路口有幢老公寓,住户多是交大的老师。小学同学张和穆就住在里面。
张是个早熟而敏感的女孩,考中学的时候没有像大多数的同学那样选择南模,而是很有主见的去了市二。穆又和我做了3年的初中同学,高中不记得是去了交大附中还是上中。
穆是个聪明但木纳的男孩子,因为鼻炎老是拖着鼻涕。小学里,老师总要提醒他几时擦去鼻涕,而班级里的捣蛋鬼们给他起了搓好:细粉加工厂老板。伊边上的女孩子一直都在书桌上画了38线,不容他有丝毫跨越。到了初中,他的鼻子似乎好了许多,但他黝黑的皮肤,憨憨的表情又为他带来灵一个搓号:穆斯塔法。那是我们英语课本的一篇课文,讲得是在万恶的美国农奴社会,一个在南方的烟草地里受尽欺凌的小黑奴的故事。
人人都晓得,宛平路,余庆路之间的那个大院就是康办了。老早的时候,围墙都是黑色的竹篱笆。每年春季,学校组织爱国卫生运动,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来这里挖刺毛虫的卵。夏天里打过药水满地都是的红红绿绿的刺毛虫,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过冬的。。。有的时候,不同的学校的孩子遇上,为了争夺资源也会打起来的。
康办的对过有条152弄,3号里住着我的另一个同学。有一阶段,我们老是黏在一起。3号是幢不大的房子,里面却住了好几户人家。院子里有两个积木似的木头房子,大的是她哥哥的卧室,小的是养鸡的。一直都好奇她哥哥的小房间,但那个长大了的男孩子从来不许我们踏进。
余庆路康平路的转角,是爱丽公寓。底层是车库,车库顶上是长长的通往入口的花园。有对称的台阶从车库门口盘旋至花园。从前,孩子们放学都欢喜在那个小花园里玩上一会儿,调皮的会站在最高一级台阶的侧面,大叫一声“瓦西里!”跳了下来。后来,曾经带了儿子去看过这个台阶,听见这个故事伊当即问道:个么会得掼色特瓦?再后来,台阶上安装了铁门,花园被锁了起来。